出自宋代趙蕃《寄楊溥子》:
昔聞許劭月旦評,人生倚以分重輕。
當時初非徇虛名,往往夷考其學行。
今人誰復持此柄,鄉(xiāng)評亦復無公論。
故當信目不信耳,毀譽不用從人問。
我行溧陽得楊子,何止國士天下士。
大科異等非謾狂,筆頭真有三萬字。
十篇瑯瑯金玉音,一唱三嘆感我心。
子昂感遇不啻過,阮籍詠懷何念深。
匡章通國稱不孝,夫子與游仍禮貌。
雖然前圣亦有云,善與不善分惡好。
注釋參考
大科
(1). 唐 制,取士之科,由皇帝自詔者曰制舉。其科目隨皇帝臨時所定,如賢良方正、直言極諫等。 宋 人謂之大科。 清 代的制舉如博學鴻詞科亦稱“ 大科 ”。 宋 陳師道 《贈二蘇公》詩:“誰其識者有 歐陽 ,大科異等固其常。” 任淵 注:“ 東坡 兄弟皆應賢良科。” 宋 邵伯溫 《聞見前錄》卷九:“ 富韓公 初游場屋, 穆修 伯長 謂之曰:‘進士不足以盡子之才,當以大科名世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三:“ 康熙 朝初開大科,一時名士率皆懷刺跨馬,日夜詣司枋者之門,乞聲譽以進?!眳㈤?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制科》。《舊唐書·輿服志》:“﹝ 武德 ﹞四年八月敕:‘三品以上,大科紬綾及羅,其色紫,飾用玉。五品以上,小科紬綾及羅,其色朱,飾用金?!?/p>
(2).袍衫所繡大朵團花。
異等
(1).不同等級?!俄n非子·八經》:“禮施異等,后姬不疑?!?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遺二》:“﹝ 舒守謙 ﹞十年居 元輿 舍,未嘗一日有間,至於車服飲饌,亦無異等?!?/p>
(2).超出一般;特等?!稘h書·循吏傳·王成》:“治有異等之效?!?顏師古 注:“異於常等?!?宋 蘇軾 《厚貨財策》之二:“今之土兵,所以鈍弊劣弱而不振者,彼見郡縣有禁兵而待之異等,是以自棄于賤隸役夫之間,而將吏亦莫之訓也?!?/p>
(3).指德才特出的人?!妒酚洝せ袀鳌罚骸百p異等,罰不肖。”《新唐書·韋處厚傳》:“舉賢良方正異等,宰相 裴垍 引直史館?!?清 顧炎武 《菰中隨筆·漢選士之法》:“ 武帝 元封 五年,詔州郡察吏民,有茂材異等,可為將相及使絶國者。”
筆頭
(1).筆上用以書寫的部分。 唐 杜牧 《池州清溪》詩:“何物賴君千遍洗,筆頭塵土漸無痕?!?宋 楊萬里 《新路店道中》詩:“染得筆頭生五色,急將描取入詩筒?!薄抖昴慷弥脂F狀》第七五回:“順手拿起一枝筆……拔去筆套一看,卻又是沒有筆頭的。”
(2).謂寫作。 唐 陸馀慶 子《嘲父》詩:“ 陸?zhàn)N慶 ,筆頭無力觜頭硬,一朝受辭訟,十日判不竟。” 宋 朱淑真 《讀史》詩:“筆頭去取萬千端,后世遭它恣意瞞?!?/p>
(3).指書面。 王西彥 《病人》:“我們在筆頭上和口頭上,不是總愛高呼文化下鄉(xiāng)嗎?”
趙蕃名句,寄楊溥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