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通而四闢,玉燭四時和
出自宋代黃庭堅《和邢惇夫秋懷十首》:
王度無畦畛,包荒用馮河。
秦收鄭渠成,晉得楚材多。
用人當其物,不但軸與薖。
六通而四闢,玉燭四時和。
注釋參考
六通
(1).謂上下四方無不通暢。 宋 黃庭堅 《和邢惇夫秋懷》詩之四:“六通而四闢,玉燭四時和?!眳⒁姟?六通四辟 ”。
(2).佛教語。謂六種神通力:神境智證通(亦云神足通)、天眼智證通(亦云天眼通)、天耳智證通(亦云天耳通)、他心智證通(亦云他心通)、宿住隨念智證通(即宿命智證通,亦云宿命通)、漏盡智證通(亦云漏盡通)。神足通,謂其游涉往來非常自在;天眼通,謂得se{1-1}界天眼根,能透視無礙;天耳通,謂得se{1-1}界天耳根,聽聞無礙;他心通,謂能知他人之心念而無隔礙;宿命通,謂知自身及六道眾生宿世行業(yè)而無障礙;漏盡通,謂斷盡一切煩惱得自在無礙。前五通,凡夫亦能得之,而第六通,唯圣者始得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:“ 汰法師 云:六通三明同歸,正異名耳。” 北魏 楊衒之 《<洛陽伽藍記>序》:“至於一乘二諦之原,三明六通之旨,西域備詳,東土靡記?!?明 謝讜 《四喜記·詩禮趨庭》:“飛錫起金池,潦倒沙彌,六通五藴見□迷?!眳㈤啞毒闵嵴摗し謩e智品》。
(3).謂通解六試題?!端问贰と首诩o四》:“﹝ 至和 二年九月﹞戊辰,詔:試醫(yī)官須引《醫(yī)經(jīng)》《本草》以對,每試十道,以六通為合格?!薄端问贰みx舉志一》:“凡《三禮》、《三傳》、《通禮》每十道義分經(jīng)註六道,疏義四道,以六通為合格?!?/p>
玉燭
(1).謂四時之氣和暢。形容太平盛世。《尸子》卷上:“四氣和,正光照,此之謂玉燭?!薄稜栄拧め屘臁罚骸八臍夂椭^之玉燭。” 郭璞 注:“道光照。” 邢昺 疏:“道光照者,道,言也;言四時和氣,溫潤明照,故曰玉燭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明本》:“玉燭表昇平之徵,澄醴彰德洽之符。” 元 雅琥 《上執(zhí)政四十韻》:“玉燭調(diào)元氣,金樞運大鈞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設朝》:“金甌仍未缺,玉燭又新調(diào)。”
(2).燭的美稱。 唐僖宗 宮人《金鎖》詩:“玉燭製袍夜,金刀呵手裁?!?前蜀 花蕊夫人 《宮詞》之六七:“昭儀侍宴足精神,玉燭抽看記飲巡?!?/p>
(3).比喻目光。 唐 曹唐 《病馬》詩之一:“四蹄不鑿金砧裂,雙眼慵開玉燭斜?!?/p>
(4).樂律名?!端鍟ぢ蓺v志上》:“黃鐘:包育、含微、帝德……玄中、玉燭、調(diào)風。右黃鐘一部,三十四律?!薄杜f唐書·音樂志三》:“黃鐘既陳玉燭,紅粒方殷稔歲?!?/p>
時和
天氣和順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定賢》:“時和,不肖遭其安;不和,雖圣逢其危?!薄端螘の牡奂o》:“今因四表無塵,時和歲稔,復獲拜奉舊塋,展罔極之思?!?唐 崔鉉 《進宣宗收復河湟詩》:“共遇圣明千載運,更觀俗阜與時和?!?/p>
黃庭堅名句,和邢惇夫秋懷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