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吳琚《柳梢青》
彩仗鞭春。鵝毛飛管,斗柄回寅。拂面東風(fēng),雖然料峭,畢竟寒輕。戴花折柳心情。怎捱得、元宵放燈。不是今朝,有些殘雪,先去踏青。
注釋參考
元宵
元宵 (yuánxiāo) 舊時稱“上元節(jié)”,即農(nóng)歷正月十五晚 night of the 15th of the 1st lunar month 燈節(jié)那天由糯米粉制成的甜餡湯團(tuán)食品 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(for the Lantern Festival)放燈
(1).指農(nóng)歷正月元宵節(jié)燃點(diǎn)花燈供民游賞的風(fēng)俗。放燈之期,代有不同,約在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之間。 宋 江休復(fù) 《江鄰幾雜志》:“京師上元,放燈三夕, 錢氏 納土進(jìn)錢買兩夜,今十七,十八兩夜燈,因 錢氏 而添之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補(bǔ)遺·畿輔·元夕放燈》:“禮部上疏,援引前例請旨,許來年新正民間放燈凡十晝夜,蓋比之 宋 初 錢俶 買宴增三日之外,又展二日?!?/p>
(2).指放河燈。 明 劉侗 于奕正 《帝京景物略·春場》:“﹝七月﹞十五日,諸寺建盂蘭盆會,夜於水次放燈,曰放河燈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谒幕兀骸氨姾蜕袉送炅她S,洗了臉和手,吹打拜懺,行香放燈,施食散花,跑五方,整整鬧了三晝夜,方纔散了。”
吳琚名句,柳梢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昨晚輪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