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示長兒存心》:
我家歙山下,不滿五頃田。
捐棄已過半,豈不為子錢。
兵甲跨江海,喧豗逾十年。
零落殆萬卷,荒涼余數(shù)椽。
借使盡售之,事亦關(guān)諸天。
平生鄙貨殖,黃金散如煙。
孰知兩鬢雪,枯腸幾不饘。
無憂恐難老,故遣百慮煎。
樂者未必壽,死返在我先。
屬有客語我,法當(dāng)營冢阡。
兒曹勿過計(jì),葬穴自有緣。
只雞可以祭,故絮亦足纏。
但戒傚俚俗,佛事徒喧闐。
文公有家禮,夙已書諸篇。
父貧至累子,能不心惻然。
揣量內(nèi)無愧,視世差獨(dú)賢。
囊中也無物,積稿詩三千。
詎敢望放翁,至有萬首傳。
嚴(yán)陵所寓屋,稍已割東偏。
鄰翁覓菜地,更當(dāng)乞西壖。
今我欲裹糧,一汎濤江船。
永謝麟閣夢,寧垂灶鼎涎。
故人儻相濟(jì),匪伊歸棹旋。
紫陽政自佳,攜汝追群仙。
注釋參考
紫陽
(1). 宋 代理學(xué)家 朱熹 的別稱。 朱熹 之父 朱松 曾在 紫陽山 (在 安徽省 歙縣 )讀書。 朱熹 后居 福建 崇安 ,題廳事曰 紫陽書室 ,以示不忘。后人因以“紫陽”為 朱熹 的別稱。
(2).傳說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陽為稱號。如 周穆王 時(shí) 李八百 號 紫陽真君 , 漢 周義山 、 宋 張伯端 俱號 紫陽真人 。亦用以泛指道士。 唐 吳筠 《游仙》詩之十五:“招攜紫陽友,合宴玉清臺?!?唐 錢起 《省中春暮酬嵩陽焦道士見招》詩:“多慚紫陽客,相憶白云深。”
方回名句,示長兒存心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