爾去事太守,當矯庸庸為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方在許昌幕內弟滁州謝判官有書邀余詩送近聞》:
從事滁陽去,寄音苦永詩。
吾詩固少愛,唯爾太守知。
不敢輒所拒,勉勉作此辭。
山城本寂寞,物色同淮夷。
淮俗舊輕僄,未識遠博宜。
無將麟在郊,便欲等文貍。
爾去事太守,當矯庸庸為。
伊人道義富,嘗立天子墀。
我輩在蟻垤,難謂太華卑。
又若游蹄涔,安見滄海涯。
況於爾實親,告爾爾勿疑。
注釋參考
去事
(1).往事。 漢 陸賈 《新語·至德》:“斯乃去事之戒,來事之師也?!?/p>
(2).離職。 宋 邵雍 《去事吟》:“君子去事,民有餘祥,小人去事,民有餘殃。”
太守
太守 (tàishǒu) 漢朝設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。隋唐后的刺史、知府也別稱太守 prefect 太守即遣人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太守自謂也。——宋· 蘇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 太守與客來飲。 太守宴也。庸庸
(1).任用應受任用的人?!稌た嫡a》:“不敢侮鰥寡,庸庸,祗祗,威威,顯民。” 孔 傳:“用可用,敬可敬,刑可刑,明此道以示民?!?/p>
(2).酬功?!盾髯印ご舐浴罚骸坝H親、故故、庸庸、勞勞,仁之殺也?!?楊倞 注:“庸,功也。庸庸、勞勞,謂稱其功勞,以報有功勞者。”
(3).昏庸;平庸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自然》:“生庸庸之君,失道廢德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書事》:“上知猶其若此,而況庸庸者哉!” 清 龔自珍 《自春徂秋得十五首》之十一:“壽短苦心長,必緒每不竟。豈徒庸庸流,賫志有賢圣?!?/p>
(4).微小貌?!稘h書·梅福傳》:“毋若火,始庸庸?!?顏師古 注:“庸庸,微小貌也?!?/p>
(5).發(fā)怒貌。 宋 無名氏 《梅妃傳》:“奈何嫉色庸庸,妒氣沖沖,奪我之愛幸,斥我乎幽宮?!?/p>
(6).融洽貌。 宋 陳師道 《李夫人墓銘》:“娣姒之間,庸庸坦坦,不愧以長,覆護其短?!?/p>
梅堯臣名句,方在許昌幕內弟滁州謝判官有書邀余詩送近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小小漁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