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敖陶孫《代劉漕使壽相君》:
神仙窟宅會四明,氣候中和開二月。
是間表表韋平家,奎閣明良拱天闕。
前周后魯岌相望,孕昂降嵩天所設(shè)。
大慈平等現(xiàn)官身,思日贊襄盡臣節(jié)。
平生履狶真益下,馀刃礫牛何慮缺。
道逢不平忽偉事,坐覺日月妖氣豁。
未嘗示袒勃安劉,亦復(fù)和羹商得說。
由來轉(zhuǎn)物得三昧,政爾成風聊一吷。
涵濡少海益重潤,運動紫樞高柄揭。
邇來邊瑣向平寧,西土民艱隨珍滅。
撞搪噭呼間未免,雨地尺天吾忍免。
公身固已佩安危,公壽應(yīng)當?shù)蠕椴场?br>花明柳暗沙堤外,著眼昌昌見春物。
想當鳳沼引夔龍,內(nèi)藥宮壺儼成列。
天{1|1}皇酌醴賜加勞,詞人第頌歌明哲。
會令宇宙還帖泰,要與鴻濛論融結(jié)。
此時桃李競新枝,草木恩光相煥發(fā)。
小儒囿身坱圠內(nèi),獨駕封軺來百粵。
惟當歲獻南山詩,長與天朝夸突兀。
注釋參考
邇來
邇來 (ěrlái) 最近以來 recently邊瑣
(1).邊境官吏情況的記錄。語本《漢書·丙吉傳》:“ 吉 善其言,召東曹案邊長吏,瑣科條其人。”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:“瑣,録也。欲科條其人老少及所經(jīng)歷,知其本以文武進也。” 宋 周必大 《二老堂雜志·賢關(guān)邊瑣》:“邊瑣非邊徼,乃文書之録耳?!?/p>
(2).亦作“ 邊鎖 ”、“ 邊璅 ”。比喻邊境重鎮(zhèn)。 宋 范成大 《送陸務(wù)觀編修監(jiān)鎮(zhèn)江郡歸會稽待闕》詩:“邊鎖風雷動,軍書日夜飛?!?清 錢謙益 《送郭中書赴督師袁公幕》詩:“近臣寄邊瑣,此例今所無?!?清 徐昂發(fā) 《鐵嶺關(guān)》詩:“山形接北荒,邊璅通 恒 代 ?!?/p>
(3).亦作“ 邊鎖 ”。指守邊的軍務(wù)。 宋 蘇軾 《送蔣穎叔帥熙河》詩:“正坐喜論兵,臨老付邊鎖?!?元 柳貫 《送馬伯庸御史出使河隴》詩:“固謂真儒識邊瑣,徑煩拂士迂朝蹟?!?/p>
平寧
猶安定,安寧。 唐 元稹 《處分幽州德音》:“四十年間,海內(nèi)滋殖,風俗謹樸,君臣平寧,人無事端?!?宋 陳師道 《上曾樞密書》:“談?wù)弑刂^世方平寧,兵不足虞,人無姦雄,有不足畏?!?太平天囯 楊秀清 《給侄容椿子容發(fā)諄諭》:“至父處軍務(wù)平寧, 嘉興 之兵已到, 朗天安 亦來,有人足用矣?!?/p>
土民
土人;當?shù)厝?。《資治通鑒·晉懷帝永嘉五年》:“ 巴 蜀 流民布在 荊 湘 間,數(shù)為土民所侵苦。” 宋 孔平仲 《孔氏談苑》卷三:“ 純之 以藥救人無數(shù),仍刻其方以示土民?!薄肚迨犯濉な池浿疽弧罚骸?廣西 慶遠府 歸流土民百七十九名,匯入 宜山 籍。” 孫中山 《民族主義》第三講:“說到這些 三苗 ,也是 中國 當日原有的土民?!?/p>
敖陶孫名句,代劉漕使壽相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