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韋應(yīng)物《游瑯琊山寺》
受命恤人隱,茲游久未遑。鳴騶響幽澗,前旌耀崇岡。
青冥臺砌寒,綠縟草木香。填壑躋花界,疊石構(gòu)云房。
經(jīng)制隨巖轉(zhuǎn),繚繞豈定方。新泉泄陰壁,高蘿蔭綠塘。
攀林一棲止,飲水得清涼。物累誠可遣,疲氓終未忘。
還歸坐郡閣,但見山蒼蒼。
注釋參考
鳴騶
古代隨從顯貴出行并傳呼喝道的騎卒。有時借指顯貴。 南朝 齊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及其鳴騶入谷,鶴書起隴,形馳魄散,志變神動?!?唐 高適 《東平旅游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》:“歌謡隨舉扇,旌旆逐鳴騶?!?清 曹寅 《雨中和漁村韻》:“不掃春廳雪,鳴騶罷往來?!?/p>
前旌
(1).帝王官吏儀仗中前行的旗幟。 北周 庾信 《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》:“行漏抱刻,前旌載鳶。” 唐 孟浩然 《送韓使君除洪州都曹》詩:“衣冠列祖道,耆舊擁前旌?!?清 吳敏樹 《己未上曾侍郎書》:“ 敏樹 於湖上瞻望前旌有日矣?!?/p>
(2).借指前軍,前線。 唐 劉長卿 《行營酬呂侍御時尚書問罪襄陽軍次漢東境上侍御以州鄰寇賊復(fù)有水火迫于征稅詩以見喻》:“不敢 淮南 臥,來趨 漢 將營。受辭瞻左鉞,扶疾往前旌?!?/p>
韋應(yīng)物名句,游瑯琊山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