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遂《送李兄謁揚州帥》:
天生花忠定公,花為宋作柱石。
扶日起東南,擎天補西北。
戎和不肯受,國蹙欲日辟。
坐收兩河心,可制百年狄。
誰能七十日,有此功赫奕。
汪黃信血指,老檜甘愧色。
云胡張趙間,不使虎而翼。
循環(huán)起丁未,運至丁未極。
成花遺后代,曰此寄庵力。
思皇陳了翁,直諫少與匹。
大科得聞孫,不救元符隘。
讜議竟莫伸,嗟哉有何益。
令人讀遺事,一飯三嘆息。
某昔守樵川,奠俎折群賊。
烏洲聚名勝,花陰滿光澤。
通鑒揭綱目,國錄為刊刻。
嗟嗟斯文喪,吾道有余脈。
感傷念理亂,同事異今昔。
新從姑蘇歸,疾病久成癖。
齊云標術(shù)閣,鵲橋記歸宅。
偉哉子章子,為我得佳客。
母是了翁孫,身為寄庵適。
相求不相值,訪我茅山側(cè),父昔仕九江,橫金悲易簀。
藁葬官路旁,過者為心惻。
指囷與倒廩,縱花何所得。
顧予把釣竿,欲子將焉獲。
世豈無忠宣,顧此舟中麥。
注釋參考
大科
(1). 唐 制,取士之科,由皇帝自詔者曰制舉。其科目隨皇帝臨時所定,如賢良方正、直言極諫等。 宋 人謂之大科。 清 代的制舉如博學鴻詞科亦稱“ 大科 ”。 宋 陳師道 《贈二蘇公》詩:“誰其識者有 歐陽 ,大科異等固其常。” 任淵 注:“ 東坡 兄弟皆應(yīng)賢良科。” 宋 邵伯溫 《聞見前錄》卷九:“ 富韓公 初游場屋, 穆修 伯長 謂之曰:‘進士不足以盡子之才,當以大科名世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三:“ 康熙 朝初開大科,一時名士率皆懷刺跨馬,日夜詣司枋者之門,乞聲譽以進?!眳㈤?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制科》。《舊唐書·輿服志》:“﹝ 武德 ﹞四年八月敕:‘三品以上,大科紬綾及羅,其色紫,飾用玉。五品以上,小科紬綾及羅,其色朱,飾用金?!?/p>
(2).袍衫所繡大朵團花。
聞孫
指有聲譽的子孫。 唐 韓愈 《衢州徐偃王廟碑》:“王之聞孫,世世多有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參知政事歐陽修曾祖某贈某官制》:“惟時聞孫,實朕良弼?!?清 顧炎武 《答原一公肅兩甥書》:“騎箕化鶴,多不可追,哲嗣聞孫,往往而在?!?/p>
元符
大的祥瑞?!段倪x·揚雄<長楊賦>》:“方將俟元符,以禪 梁甫 之基,增 泰山 之高。” 李善 注引 晉灼 曰:“元符,大瑞也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封禪》:“表權(quán)輿,序皇王,炳元符,鏡鴻業(yè)……歌之以禎瑞,贊之以介丘?!?/p>
王遂名句,送李兄謁揚州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