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愛(ài)東陵早拂衣,我行曾不叩荊扉
出自宋代晁補(bǔ)之《皖口寄懷前太平守陳公度》:
常愛(ài)東陵早拂衣,我行曾不叩荊扉。
憑君天柱峰頭望,看我扁舟幾日歸。
注釋參考
東陵
(1).《莊子·駢拇》:“ 伯夷 死名於 首陽(yáng) 之下, 盜跖 死利於 東陵 之上。二人者,所死不同,其於殘生傷性,均也,奚必 伯夷 之是而 盜跖 之非乎!”后因以“東陵”代稱 跖 。《文選·劉孝標(biāo)<廣絕交論>》:“ 南荊 之跋扈, 東陵 之巨猾。” 李善 注:“ 東陵 , 盜跖 也。” 清 錢(qián)謙益 《次韻徐叟文虹七十自壽》之四:“悠悠名利笑排場(chǎng),屈指 東陵 更 首陽(yáng) ?!?/p>
(2). 漢 邵平 的別稱。 唐 杜甫 《園人送瓜》詩(shī):“ 東陵 跡蕪絶, 楚 漢 休征討。園人非故侯,種此何草草!” 宋 周邦彥 《西平樂(lè)》詞:“重慕想、 東陵 晦跡, 彭澤 歸來(lái),左右琴書(shū)自樂(lè),松菊相依,何況風(fēng)流鬢未華?!眳⒁?jiàn)“ 東陵侯 ”。
(3).指東陵瓜。 晉 陸機(jī) 《瓜賦》:“東陵出於 秦 谷,桂髓起於 巫山 。”參見(jiàn)“ 東陵瓜 ”。
(4).復(fù)姓。相傳為 秦 東陵侯 邵平 之后。一說(shuō), 春秋 齊景公 時(shí)有人隱居 東陵 ,后以之為氏。見(jiàn) 宋 鄧名世 《古今姓氏書(shū)辯證》卷二引 漢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義》佚文。
拂衣
(1).提起或撩起衣襟?!蹲髠鳌は骞辍罚骸癌z 叔向 ﹞曰:‘姦以事君者,吾所能御也?!饕聫闹!?杜預(yù) 注:“拂衣,褰裳也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疾謬》:“乃有使酒之客,及於難侵之性,不能堪之,拂衣拔棘,而手足相及?!?/p>
(2).揮動(dòng)衣服。形容激動(dòng)或憤激。 漢 楊?lèi)?《報(bào)孫會(huì)宗書(shū)》:“是日也,拂衣而喜,奮袖低昂,頓足起舞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(shuō)新語(yǔ)·方正》:“ 孔 慨然曰:‘……今猶俎上腐肉,任人膾截耳。’於是拂衣而去。” 唐 谷神子 《博導(dǎo)志·崔玄微》:“ 醋醋 怒曰:‘諸人即奉求,余不奉求?!饕露稹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聽(tīng)稗》:“那班門(mén)客才曉得他是 崔 魏 逆黨,不待曲終,拂衣散盡。”
(3).振衣而去。謂歸隱。 晉 殷仲文 《解尚書(shū)表》:“進(jìn)不能見(jiàn)危授命,忘身殉國(guó);退不能辭粟 首陽(yáng) ,拂衣高謝?!?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述祖德》詩(shī):“高揖七州外,拂衣五湖里?!?唐 王維 《送張五歸山》詩(shī):“幾日同攜手,一朝先拂衣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入道》:“世態(tài)紛紜,半生塵里朱顏老;拂衣不早,看罷傀儡鬧。”
我行
猶言我這里。《水滸傳》第十四回:“ 雷橫 又駡道:‘賊頭賊臉賊骨頭,必然要連累 晁蓋 !你這等賊心賊肝,我行須使不得?!?/p>
荊扉
柴門(mén)。 晉 陶潛 《歸園田居》詩(shī)之二:“白日掩荊扉,對(duì)酒絶塵想?!?北周 庾信 《枯樹(shù)賦》:“沉淪窮巷,蕪沒(méi)荊扉?!?唐 岑參 《西掖省即事》詩(shī):“官拙自悲頭白盡,不如巖下偃荊扉?!?宋 陸游 《野興》詩(shī):“從今謝人事,終日掩荊扉?!?清 黃景仁 《步從云溪?dú)w偶作》詩(shī):“太息歸荊扉,燈火慘不紅。”
晁補(bǔ)之名句,皖口寄懷前太平守陳公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