霓衣絳節(jié)倏真籙,步武祥云奉九天
出自宋代晏殊《元日詞其四內(nèi)廷》:
三百六旬初一日,四時嘉序太平年。
霓衣絳節(jié)倏真籙,步武祥云奉九天。
注釋參考
霓衣
即霓裳。 唐 劉禹錫 《贈東岳張煉師》詩:“金縷機中拋錦字,玉清臺上著霓衣?!?宋 蘇軾 《甘露寺》詩:“ 僧繇 六化人,霓衣掛冰紈。” 宋 葛立方 《韻語陽秋》卷十二:“登 葛幘山 而思 武侯 之功,宿 仙居觀 而思霓衣之侶也。”參見“ 霓裳 ”。
絳節(jié)
(1).古代使者持作憑證的紅色符節(jié)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讓驃騎揚州刺史表》:“故以彈壓六戎,冠冕九牧,豈止司隸絳節(jié),金吾緹騎?!?唐 駱賓王 《從軍中行路難》詩:“絳節(jié)朱旗分日羽,丹心bai{1*1}刃酬明主?!?明 顧大典 《青衫記·樂天蒙召》:“感吾皇寵召,趨命還朝,絳節(jié)朱輪,紫泥丹詔,履舃重登廊廟?!?清 陳夢雷 《西郊雜詠》之十六:“絳節(jié)夾青幢,鳴珂愉且閑?!?/p>
(2).傳說中上帝或仙君的一種儀仗。 唐 杜甫 《玉臺觀》詩之一:“中天積翠玉臺遙,上帝高居絳節(jié)朝?!?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九:“天下 神霄 ,皆賜威儀,設(shè)於殿帳座外。面南,東壁,從東第一架六物:曰錦繖、曰絳節(jié)、曰寳蓋、曰珠幢、曰五明扇、曰旌。”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仙官列奏》:“ 太清 宮殿九霞高,玉珮羣真絳節(jié)朝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清涼山贊佛》詩之三:“諸天過峯頭,絳節(jié)乘銀鸞?!?/p>
步武
(1).很短的距離?!秶Z·周語下》:“夫目之察度也,不過步武尺寸之間?!?韋昭 注:“六尺為步, 賈君 以半步為武。”《后漢書·臧洪傳》:“相去步武,而趨舍異規(guī)?!?/p>
(2).腳步。 宋 陸游 《道室雜詠》之一:“豈但煙霄隨步武,故應(yīng)冰雪換形容。” 郁達夫 《釣臺的春晝》:“我于感謝了一番他的盛意之后,重整步武,再摸上山去?!?徐遲 《鳳翔》:“前方捷報頻傳,解放軍的步武已迫近西南西北邊疆?!?/p>
(3).跟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模仿、效法。 唐 柳宗元 《為韋京兆作祭杜河中文》:“分命邦畿,步武獲陪?!?/p>
祥云
祥云 (xiángyún) 舊指象征祥瑞的云氣,傳說中神仙所駕的彩云 propitious cloud九天
九天 (jiǔtiān) 天的最高處,形容極高。傳說古代天有九重。也作“九重天”、“九霄” the Ninth Heaven;the highest of heavens 馳至九天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晏殊名句,元日詞其四內(nèi)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