爐錘思舊物,倘問及林泉
出自宋代孫應(yīng)時《送朱仲微使君赴闕》:
聲跡周行舊,人門漢相延。
謝宗康樂在,阮侄仲容賢。
文獻(xiàn)群公側(cè),風(fēng)流晚輩先。
天資超玨,心量極澄淵。
世故雖游刃,榮途獨緩鞭。
風(fēng)霜飽經(jīng)歷,歲月起聊翩。
奏牘留天聽,鳴鑣拜日邊。
一麾紆郡組,兩地冠淮壖。
巢塢江尖會,吳陵海澤偏。
陽公優(yōu)撫字,山甫重蕃宣。
秋月滄啷底。
春風(fēng)草木前。
近名辭赫赫,直道守平平。
襦袴歌千里。
絲綸錫九天。
別帆催入覲,社席歡登仙。
詳試諳馮翊,深褒屬潁川。
徑須持紫橐,應(yīng)不墜青氈。
世道千齡遠(yuǎn),人情百慮牽。
關(guān)心眷河雒,努力補(bǔ)鐵甄。
窶跡來蓬篳,微芳吒蕙荃。
一枝容吏隱,三鬴慰親年。
借冠知難請,依劉敢自憐。
爐錘思舊物,倘問及林泉。
注釋參考
爐錘
亦作“ 爐鎚 ”。亦作“鑪槌”。 1.猶錘煉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孫莘老見贈時》:“爐鎚一手賦形殊,造物無心敢忘渠。” 宋 楊萬里 《晚寒題水仙花并湖山》詩之三:“鍊句爐槌豈可無,句成未必盡緣渠?!?明 李贄 《四書評·論語·先進(jìn)》:“多言而躁之人,定須這樣爐錘他?!?清 趙翼 《簷曝雜記·汪劉二公文學(xué)》:“ 劉文定 公亦令諸門生撰稿,卻不肯襲用一語。而其中新料、新意,又必另入爐錘,改製而用之,蓋為刻稿地也?!?/p>
(2).指冶煉工業(yè)。 楊玉如 《辛亥革命先著記》:“即使 盛氏 慚于清議謝絶外人,爐錘再興,狹隘如昨,何如收歸國有,大事擴(kuò)張?!?/p>
見“ 爐錘 ”。
思舊
懷念舊事或舊友。 晉 殷仲文 《解尚書表》:“今宸極反正,惟新告始,憲章既明,品物思舊。” 南朝 梁 范云 《贈張徐州謖》詩:“思舊昔言有,此道今已微?!?唐 李咸用 《送趙舒處士歸廬山》詩:“思舊 江 云斷,談玄岳月移。” 元 馬臻 《西湖晚思》詩:“老態(tài)多思舊,時情只貴新。”
林泉
(1).山林與泉石。《梁書·處士傳·庾詵》:“經(jīng)史百家無不該綜,緯候書射,棊筭機(jī)巧,并一時之絶。而性記夷簡,特愛林泉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四:“此箇閤兒雖小,其間趣不讓林泉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許渾》:“ 渾 樂林泉,亦慷慨悲歌之士,登高懷古,已見壯心?!?/p>
(2).指隱居之地。 唐 駱賓王 《上兗州張司馬啟》:“雖則放曠林泉,頗得閒居之趣?!薄杜f唐書·隱逸傳·崔覲》:“為儒不樂仕進(jìn),以耕稼為業(yè)……夫婦林泉相對,以嘯詠自娛?!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拔易越褚院螅v然終老林泉,便算榮逾臺閣?!?/p>
孫應(yīng)時名句,送朱仲微使君赴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