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師一《頌古八首》:
藏身無跡更無藏,脫體無依便廝當(dāng)。
古鏡不勞還自照,淡煙和露濕秋光。
注釋參考
藏身
藏身 (cángshēn) 躲藏;把身體隱蔽起來,不讓人看見 go into hidding;hide oneself 無處藏身無跡
亦作“ 無跡 ”。沒有蹤影;沒有痕跡。 南朝 梁 陸倕 《新刻漏銘》:“一暑一寒,有明有晦。神道無跡,天工罕代。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政事下》:“﹝ 李惠登 ﹞為政清浄無跡,不求人知?!?/p>
見“ 無跡 ”。
無藏
(1).不收藏;不儲(chǔ)積?!蹲髠鳌は骞迥辍罚骸癌z 季文子 ﹞無衣帛之妾,無食粟之馬,無藏金玉,無重器備?!?/p>
(2).不隱諱;不隱藏?!俄n非子·亡徵》:“漏洩而無藏,不能周密而通羣臣之語者,可亡也?!?北周 庾信 《燕射歌辭·羽調(diào)曲》:“山無藏於紫玉,地不愛於黃銀?!?/p>
脫體
(1).全身。 宋 向子諲 《采桑子》詞:“人如濯濯春楊柳,徹骨風(fēng)流,脫體溫柔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五:“小詩便是得效藥,讀罷頓然痊較。入時(shí)衣袂,脫體別穿一套?!?/p>
(2).指病愈?!缎咽篮阊浴り惗鄩凵婪蚱蕖罚骸?陳青 道:‘就是小兒僥倖脫體,也是水底撈針,不知何日到手,豈可擔(dān)閣人家閨女?!?郭沫若 《創(chuàng)造十年》四:“我去看他時(shí),他的病也快要脫體了。”
(3).從根本上脫離。 魯迅 《集外集·咬嚼未始“乏味”》:“這是嚴(yán)分男女的國(guó)度里必有的現(xiàn)象,一時(shí)頗不容易脫體的,所以正是傳統(tǒng)思想的束縛?!?/p>
釋師一名句,頌古八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廁鎖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