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賀《瑤華樂》:
穆天子,走龍媒。
八轡冬瓏逐天回,五精掃地凝云開。
高門左右日月環(huán),四方錯鏤棱層殷。
舞霞垂尾長盤跚,江澄海凈神母顏。
施紅點(diǎn)翠照虞泉,曳云拖玉下昆山。
列旆如松,張蓋如輪。
今風(fēng)殿秋,清明發(fā)春。
八鑾十乘,矗如云屯。
瓊鐘瑤席甘露文,玄霜絳雪何足云?薰梅染柳將贈君,鉛華之水洗君骨,與君相對作真質(zhì)。
注釋參考
點(diǎn)翠
(1).點(diǎn)染翠色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東飛博勞歌》:“誰家總角岐路陰,裁紅點(diǎn)翠愁人心。” 前蜀 牛嶠 《女冠子》詞:“緑云高髻,點(diǎn)翠勻紅時世?!?/p>
(2).首飾類貼以翡翠羽者。 清 王端履 《重論文齋筆錄》卷十一:“今世婦人喜以翠羽涂於金銀首飾上,謂之點(diǎn)翠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二九回:“ 賈母 因看見有個赤金點(diǎn)翠的麒麟,便伸手拿起來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谑兀骸罢h著,把自己頭上帶的一隻累絲點(diǎn)翠嵌寶銜珠的雁釵摘下來給 張姑娘 插在鬢兒上?!?/p>
虞泉
見“ 虞淵 ”。
拖玉
衣襟下垂帶玉佩。喻指顯貴。語出 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飛翠緌,拖鳴玉,以出入禁門者眾矣。” 唐 杜甫 《秋日寄題鄭監(jiān)湖上亭》詩:“揮金應(yīng)物理,拖玉豈吾身?!?清 曹寅 《正月二十九日隨駕入侍鹿苑》詩:“拖玉廿年空皓首,衰殘何以報吾君?!?/p>
昆山
亦作“崐山”。1.山名。 昆侖山 的簡稱。《呂氏春秋·重己》:“人不愛 崑山 之玉, 江 漢 之珠,而愛己之一蒼璧小璣。” 晉 潘尼 《贈侍御史王元貺》詩:“ 崐山 積瓊玉,廣廈構(gòu)眾材?!?/p>
(2).山名。在今 上海市 松江縣 西北?!段倪x·陸機(jī)<贈從兄車騎>詩》:“髣髴 谷水 陽,婉孌 崐山 陰?!?李善 注引《吳地記》:“ 海鹽縣 東北二百里有長谷,昔 陸遜 、 陸凱 居此。谷東二十里有 崐山 ,父祖葬焉?!?/p>
(3).縣名。今屬 江蘇省 。因境內(nèi)有 昆山 而得名。
(4).指昆腔。 明 王驥德 《曲律·論腔調(diào)》:“舊凡唱南調(diào)者,皆曰‘海鹽’;今‘海鹽’不振,而曰‘崑山’?!畭嬌健桑?太倉 魏良輔 為祖?!眳⒁姟?崑腔 ”。
昆侖山 的省稱?!妒酚洝だ钏沽袀鳌罚骸敖癖菹轮?昆山 之玉,有 隨 和 之寶?!?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力耕》:“美玉珊瑚出於 昆山 ,珠璣犀象出於 桂林 ?!?/p>
李賀名句,瑤華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