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子益《偈頌七十六首》:
法身充塞太虛空,出沒何曾有定蹤。
獨許波旬知此意,半偷{1|1}歡喜半搥胸。
注釋參考
法身
(1).佛教語。梵語意譯。謂證得清凈自性,成就一切功德之身?!胺ㄉ怼辈簧粶?,無形而隨處現(xiàn)形,也稱為佛身。各乘諸宗所說不一。《大般泥洹經(jīng)·如來性品》:“知如來法身,長存不變易。” 隋 慧遠(yuǎn) 《大乘義章》卷十八:“言法身者,解有兩義:一顯本法性以成其身,名為法身;二以一切諸功德法而成身,故名為法身?!?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劫比他國》:“嘗聞佛説,知諸法空,體諸法性,是則以慧眼觀法身也。” 湯用彤 《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二分第十一章:“法身者,圣人成道之神明耳?!?/p>
(2).指高僧之身。 唐 盧簡求 《杭州鹽官縣海昌院禪門大師塔碑》:“法身魁岸,相好莊嚴(yán),眉毛紺垂,顱骨圓聳?!?/p>
(3).舊指修煉得道之身。 明 張綸 《林泉隨筆》:“ 俞氏 則謂跨火不焦,入水不濡,道成之后,法身則然,豈可以血肉之軀投畀水火乎?”《西游補(bǔ)》第十六回:“ 行者 一時難忍,現(xiàn)出大鬧天宮三頭六臂法身,空中亂打。”
充塞
充塞 (chōngsè) 塞滿、充滿 dominate 幻想充塞了睡夢者的頭腦 充塞朝廷 閉塞;阻絕 block 仁義充塞虛空
虛空 (xūkōng) 心中無著落 hollow出沒
出沒 (chūmò) 顯現(xiàn)或隱沒 appear and disappear;haunt;dip 大鯨悠然出沒于浪濤中 船頭在浪中緩緩出沒何曾
何曾 (hécéng) 反問表示未曾 never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會成為總統(tǒng)?定蹤
固定的蹤跡,住處?!抖膛陌阁@奇》卷六:“隨著 李將軍 東征西戰(zhàn),沒個定蹤,不覺已是六七年了?!薄度齻b五義》第五三回:“ 韓爺 説:‘丈夫以天地為家,焉有定蹤?’”
釋子益名句,偈頌七十六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