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法薰《贊蓑衣道人》:
佯狂混跡養(yǎng)天和,上界其如官府多。
暑了又寒寒又暑,一蓑衣外更無他。
注釋參考
佯狂
佯狂,陽狂 (yángkuáng,yángkuáng) 裝瘋 pretend to be mad 有剪發(fā)杜門,佯狂不知所之者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混跡
[hide one's identity;unworthly occupy a place among] 雜身其間
詳細解釋見“ 混跡 ”。
亦作“ 混跡 ”。謂使行蹤混雜在大眾間。常有隱身不露的意思。 唐 元稹 《代曲江老人百韻》:“毀容懷赤紱,混跡戴黃巾?!?宋 陸游 《好事近》詞:“混跡寄人間,夜夜畫樓銀燭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訪道仙翁》:“正為國家多難,羅網(wǎng)難逃,混跡和光,斯為良策?!?曹亞伯 《黃花崗之役·廣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》:“此必有奸細混跡黨中,為敵偵探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姚克》:“但 上海 真是是非蜂起之鄉(xiāng),混跡其間,如在洪爐上面,能躁而不能靜。” 秦牧 《藝海拾貝·惠能和尚的偈語》:“中外都有一些畫家、雕塑家,創(chuàng)造出一件作品來之后,悄悄躲在佛寺幕帷后面,或者混跡到群眾當中,聽取最普通的人的批評意見?!?/p>
天和
(1).謂自然和順之理;天地之和氣。《莊子·庚桑楚》:“故敬之而不喜,侮之而不怒者,唯同乎天和者為然。”《莊子·知北游》:“若正汝形,一汝視,天和將至。” 成玄英 疏:“汝形容端雅,勿為邪僻,視聽純一,勿多取境自,然和理歸至汝身?!薄痘茨献印m真訓》:“含哺而游,鼓腹而熙,交被天和,食于地德?!?唐 孟郊 《蜘蛛諷》詩:“萬類皆有性,各各稟天和?!薄都t樓夢》第十六回:“且父母在家,思想女兒,不能一見,倘因此成疾,亦大傷天和之事?!?/p>
(2).謂人體之元氣?!段淖印は碌隆罚骸澳繍偽迳?,口肥滋味,耳淫五聲,七竅交爭,以害一性,日引邪欲,竭其天和,身且不能治,奈治天下何!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道意》:“精靈困於煩擾,榮衛(wèi)消於役用。煎熬形氣,刻削天和?!?宋 蘇軾 《和寄天選長官》詩:“虛懷養(yǎng)天和,肯徇奔走鬧?!薄斗馍裱萘x》第一百回:“ 李靖 等慰之曰:‘陛下當善保天和,則臣等不勝慶幸?!?清 顧炎武 《寄子嚴》詩:“不幸喪厥明,猶能保天和?!?/p>
(3).天氣和暖。 明 何景明 《立春日作》詩之二:“鳥鳴知天曙,冰泮知天和?!?/p>
上界
上界 (shàngjiè) 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(迷信);天界 heaven其如
怎奈;無奈。 唐 劉長卿 《硤石遇雨宴前主簿從兄子英宅》詩:“雖欲少留此,其如歸限催。” 宋 歐陽修 《漁家傲》詞之六:“料得明年秋色在,香可愛,其如鏡里花顏改?!?元 蕭德祥 《殺狗勸夫》第三折:“你倒生的乖,其如我不騃。你將人殺死,怎教兄弟埋。”
官府
官府 (guānfǔ) 舊指地方國家行政機關 local authorities 他這件官司并無難斷之處,從前的官府,都因礙著臉面,所以如此。——《紅樓夢》 舊稱封建官吏 feudal official 俄而大轎抬著一個烏帽猩袍的官府過去。——《紅樓夢》釋法薰名句,贊蓑衣道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