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韋應(yīng)物《使云陽寄府曹》
夙駕祗府命,冒炎不遑息。百里次云陽,閭閻問漂溺。
上天屢愆氣,胡不均寸澤。仰瞻喬樹巔,見此洪流跡。
良苗免湮沒,蔓草生宿昔。頹墉滿故墟,喜返將安宅。
周旋涉涂潦,側(cè)峭緣溝脈。仁賢憂斯民,賤子甘所役。
公堂眾君子,言笑思與覿。
注釋參考
湮沒
湮沒 (yānmò) 埋沒 fall into oblivion;be neglected 死而湮沒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湮沒于荒煙?!獙O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·序》 湮沒無聞 清除,化為烏有 annihilate 基本粒子和它的反粒子相遇時(shí)湮沒蔓草
蔓草 (màncǎo) 爬蔓的草 twiner;weeds 荒煙蔓草間?!獙O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》序宿昔
宿昔 (sùxī) 從前;往常 in the past 宿昔青云志,蹉跎白發(fā)年?!啤?張九齡《照鏡見白發(fā)》 指很短的時(shí)間 in a short period 宿昔而死 一向;向來 usually韋應(yīng)物名句,使云陽寄府曹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