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納蘭性德《送蓀友》:
人生何如不相識,君老江南我燕北。
。
何如相逢不相合,更無別恨橫胸臆。
。
留君不住我心苦,橫門驪歌淚如雨。
。
君行四月草萋萋,柳花桃花半委泥。
。
江流浩淼江月墮,此時(shí)君亦應(yīng)思我。
。
我今落拓何所止,一事無成已如此。
。
平生縱有英雄血,無由一濺荊江水。
。
荊江日落陣云低,橫戈躍馬今何時(shí)。
。
忽憶去年風(fēng)月夜,與君展卷論王霸。
。
君今偃仰九龍間,吾欲從茲事耕稼。
。
芙蓉湖上芙蓉花,秋風(fēng)未落如朝霞。
。
君如載酒須盡醉,醉來不復(fù)思天涯。
注釋參考
不住
(1).不停;不斷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千佛頌》:“不常不住,非今非昔。” 唐 李白 《早發(fā)白帝城》詩:“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” 宋 岳飛 《小重山》詞:“昨夜寒蛩不住鳴,驚回千里夢,已三更?!?茅盾 《小巫》:“ 菱姐 看見老爺臉上有點(diǎn)喜色,不住的點(diǎn)頭?!?/p>
(2).用在動(dòng)詞后,表示動(dòng)作的目的沒有實(shí)現(xiàn)。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補(bǔ)天》:“﹝伊﹞疑心這東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,禁不住很詫異了?!?艾蕉 《雨》:“母親忍不住了,連忙幫女兒脫下了濕衣?!?/p>
橫門
(1).柵欄門;營門。亦特指守門軍吏?!段究澴印し秩睢罚骸袄魧贌o節(jié),士無伍者,橫門誅之。”案,此為橫門守門軍吏之省。
(2).方言。舊時(shí) 江 南一帶對媵妾之稱。 宋 莊季裕 《雞肋編》卷下:“古所謂媵妾者……而 浙 人呼為貼身,或曰橫牀。 江 南又云橫門,尤為可笑。”
(3).喻非正當(dāng)途徑。門,門路。 歐陽山 《苦斗》四四:“縣里那教育局長一缺,他把 何守仁 三番五次地推薦,始終不見揭盅,今天聽說 何五爺 有橫門可走,特地來看看虛實(shí)。”
漢 代 長安 城北西頭的第一門,是通向 西域 的大道?!稘h書·西域傳上·鄯善國》:“乃立 尉屠耆 為王,更名其國為 鄯善 ……丞相﹝將軍﹞率百官送至 橫門 外,祖而遣之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ざ總鳌罚骸皣L至 郿 行塢,公卿已下祖道於 橫門 外?!?唐 杜甫 《高都護(hù)驄馬行》:“青絲絡(luò)頭為君老,何由卻出 橫門 道。”
驪歌
告別的歌。 南朝 梁 劉孝綽 《陪徐仆射晚宴》詩:“ 洛 城雖半掩,愛客待驪歌。” 唐 李縠 《浙東罷府西歸酬別張廣文皮先輩陸秀才》詩:“相逢只恨相知晚,一曲驪歌又幾年。” 明 姚茂良 《精忠記·辭母》:“望帝鄉(xiāng)白云縹緲,聽驪歌珠淚痕拋,愿邊疆無事擾?!?zhou{1-1}恩{1~1}來 《送蓬仙兄返里有感》詩之二:“東風(fēng)催異客, 南浦 唱驪歌,轉(zhuǎn)眼人千里,消魂夢一柯。”參見“ 驪駒 ”。
如雨
(1).形容多?!对姟R風(fēng)·敝笱》:“ 齊 子歸止,其從如雨?!?毛 傳:“如雨,言多也?!?漢 李陵 《答蘇武書》:“當(dāng)此之時(shí),猛將如云,謀臣如雨?!?/p>
(2).謂別后很難重逢,就像落下的雨不再回到天空。 漢 王粲 《贈(zèng)蔡子篤》詩:“風(fēng)流云散,一別如雨。”
(3).凄苦貌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高唐賦》:“湫兮如風(fēng),凄兮如雨?!?/p>
納蘭性德名句,送蓀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