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韓愈《憶昨行和張十一》
憶昨夾鐘之呂初吹灰,上公禮罷元侯回。車載牲牢甕舁酒,
并召賓客延鄒枚。腰金首翠光照耀,絲竹迥發(fā)清以哀。
**花草麗,玉斝屢舉傾金罍。張君名聲座所屬,
起舞先醉長松摧。宿酲未解舊痁作,深室靜臥聞風雷。
自期殞命在春序,屈指數(shù)日憐嬰孩。危辭苦語感我耳,
淚落不掩何漼漼。念昔從君渡湘水,大帆夜劃窮高桅。
陽山鳥路出臨武,驛馬拒地驅(qū)頻隤。踐蛇茹蠱不擇死,
忽有飛詔從天來。伾文未揃崖州熾,雖得赦宥恒愁猜。
近者三奸悉破碎,羽窟無底幽黃能。眼中了了見鄉(xiāng)國,
知有歸日眉方開。今君縱署天涯吏,投檄北去何難哉。
無妄之憂勿藥喜,一善自足禳千災。頭輕目朗肌骨健,
古劍新劚磨塵埃。殃消禍散百福并,從此直至耇與鮐。
嵩山東頭伊洛岸,勝事不假須穿栽。君當先行我待滿,
沮溺可繼窮年推。
注釋參考
危辭
(1).直言;激烈的言論。 唐 韓愈 《憶昨行和張十一》:“危辭苦語感我耳,淚落不揜何漼漼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朱白泉獄中上百朱二公書》:“伏闕訟寃,危辭表憤?!?/p>
(2).恐嚇的言論?!吨袊枷胧穮⒖假Y料簡編·駁革命可召瓜分之說》:“為此言者,自托于老成持重,而以逆臆之危辭恫喝國民,沮其方新之氣?!?/p>
語感
語感 (yǔgǎn) sense of language 對遵循或背離某一語言的既定用法(如形式上或習慣用語上)的敏感性 對語言的有效性或合適性的感覺漼漼
(1).涕泣垂貌。 唐 孟郊 《秋懷》詩之十四:“夫子失古淚,當時落漼漼?!?唐 韓愈 《憶昨行和張十一》:“危辭苦語感我耳,淚落不揜何漼漼!”《敦煌變文集·目連緣起變文》:“ 目連 見母淚漼漼,須臾躃地自渾塠(搥)。”
(2).鮮明貌。 唐 白居易 《庭松》詩之二:“春深微雨夕,滿葉珠漼漼?!?宋 范成大 《荔枝賦》:“湛冰明之漼漼,粲玉粒之團團?!?元 李孝光 《九月一日載酒西湖是日會者凡九人分韻得采字》:“菱荷紛菲菲,葭葦青漼漼?!?/p>
韓愈名句,憶昨行和張十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快速街頭賽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