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文惠師贈新筍》:
劉累死,龍不馴。
世間士,不識真。
有真物,實去人。
或在山,亦隱鱗。
或多孫,出水濱。
奮雷轟轟萬里春,厚土坼裂窮蟄振。
牙甲戢戢不可數(shù),劃掘誰怕天公嗔。
煮之桉酒美如玉,甘脆入齒饞流津。
荊吳易得梁宋少,二年不食思無因。
豈意今朝忽有遺,不忍獨饗呼吾鄰。
注釋參考
隱鱗
神龍隱匿其鱗。比喻賢者待時而動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矯志》詩:“仁虎匿爪,神龍隱鱗?!薄段倪x·任昉<為蕭揚州薦士表>》:“猶懼隱鱗卜祝,藏器屠保?!?張銑 注:“隱鱗,謂君子如龍之隱也。”
梅堯臣名句,文惠師贈新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