摛文揮鏤管,積學儷青箱
出自宋代葛立方《送胡汝明待制赴鎮(zhèn)桂林》:
今代人中杰,攄忠久贊襄。
摛文揮鏤管,積學儷青箱。
體道經(jīng)為笥,臨機智作囊。
威名知草木,義勇震戎羌。
玄女傳符舊,黃公授略長。
投壺祭征虜,納策蔡中郎。
暫解淮西印,來浮霅水航。
求田多好疇,卜宅類清漳。
寄興紅塵外,追歡錦瑟旁。
醉酣容偃鼠,吟詠許寒螀。
邂逅升徐榻,夤緣上孔堂。
周旋略名分,眄睞沐謙光。
細札俄頒命,真儒起干方。
地寬連五嶺,權(quán)重詟三梁。
油戟明朝日,铦戈耿夜霜。
桂林飄黝粒,荔蒲劈瓊房。
來暮歌謙褲,遄歸覲舜裳。
謀謨多妙簡,夢想獨難忘。
烏府思忠盡,丹墀渴對揚。
一言蘇品類,三接屈皇王。
沙水猶含凍,江梅漸放香。
行行攜部曲,去去背云鄉(xiāng)。
劈箭飛征櫂,牽繩黯別腸。
平居膺刻畫,祖送倍凄涼。
睿意興邦急,人材敵國強。
佇觀揚渙號,爰立上巖廓。
談筆妖氛靜,經(jīng)綸寶祚昌。
小人簪履舊,枯卉溪春陽。
注釋參考
摛文
鋪陳文采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樂府》:“八音摛文,樹辭為體?!?宋 陸游 《老病追感壯歲讀書之樂作短歌》:“探義劇攻玉,摛文笑雕龍?!?明 何景明 《六子詩》:“摛文固無匹,投義罕比肩?!?/p>
鏤管
(1).雕花的筆管。 南朝 梁元帝 有《謝東宮賜白牙鏤管筆啟》。亦借指筆。 晉 王羲之 《筆經(jīng)》:“有人以緑沉桼竹管及鏤管見遺,用之多年。” 唐 羅隱 《寄酬鄴王羅令公》詩之四:“只見篇章矜鏤管,不知勛業(yè)柱青冥。”
(2).樂器。刻花的竹管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周穆王》:“器則有 岑華 鏤管…… 岑華 ,山名也,在 西海 上,有象竹,截為管吹之,為羣鳳之鳴?!?/p>
積學
(1).謂積累學問?!俄n詩外傳》卷五:“雖庶民之子孫也,積學而正身,行能禮儀,則歸之士大夫。”《三國志·蜀志·劉焉傳》:“居 陽城山 ,積學教授,舉賢良方正?!薄对贰ざ鳌罚骸吧洌偃帐露?;《詩》《書》,非積學不通。” 清 陸隴其 《答嘉定李生玉如書》:“方期賢者積學奮飛,為時羽儀,不謂亦罹此大故,何天之降罔,一至於斯?!?/p>
(2).猶博學;飽學。 唐 韓愈 《順宗實錄三》:“給事中 陸質(zhì) 、中書舍人 崔樞 積學懿文,守經(jīng)據(jù)古,夙夜講習,庶協(xié)于中?!?清 戴名世 《張貢五文集序》:“ 張君 貢五 , 三湘 間積學能文之士也。” 包天笑 《釧影樓回憶錄·初到南京》:“我的譜弟 戴夢鶴 ,他年紀雖輕,卻是一個多才積學之士。”
(3).淵博的學識。 明 楊慎 《丹鉛續(xù)錄·論語》:“譬今有二士,一有文名,一素無積學。有聞而登高科,聞?wù)咭詾楣唐渌?;素無積學而登高科,人必曰:不意至於如此也?!薄睹魇贰る[逸傳序》:“其抱瓌材,藴積學,槁形泉石,絶意當世者,靡得而稱焉。”
青箱
(1).收藏書籍字畫的箱籠?!端螘ね鯗手畟鳌罚骸霸?彪之 ……博聞多識,練悉朝儀,自是家世相傳,并諳 江 左舊事,緘之青箱?!?唐 賈躭 《賦虞書歌》:“須知《孔子廟堂碑》,便是青箱中至寳?!?清 方文 《潤州早發(fā)》詩:“白露水千里,青箱書一函?!?/p>
(2).指青箱學。 唐 陸龜蒙 《藥名離合夏日即事》詩之三:“青箱有意終須續(xù),斷簡遺編一半通?!?明 無名氏 《贈書記·掃塋遘俠》:“髫年英俊,失恃煢煢甚,繼箕裘青箱自幸。”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甲部第三章:“青箱誰寄,遺書何託;宗祀將斬,祠墓無依?!?/p>
(3).指古代行藉田禮時裝種子的箱子?!端鍟ざY儀志二》:“ 北齊 藉於帝城東南千畝內(nèi)……以青箱奉穜稑種,跪呈司農(nóng),詣耕所灑之。”《宋史·禮志五》:“ 隋 以青箱奉穜稑, 唐 廢其禮。青箱舊無其制,請用竹木為之而無蓋,兩端設(shè)襻,飾以青?!?宋 李長民 《廣汴都賦》:“遂播青箱之嘉種,以成高廩之豐年?!?/p>
(4).指古代行冊封禮時裝封土的箱匣?!端鍟ざY儀志四》:“諸王、五等開國及鄉(xiāng)男恭拜,以其封國所在方,取社壇方面土,包以白茅,內(nèi)青箱中。函方五寸,以青涂飾,封授之,以為社。”
(5).見“ 青葙 ”。
葛立方名句,送胡汝明待制赴鎮(zhèn)桂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