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韋應(yīng)物《同越瑯琊山》
石門有雪無(wú)行跡,松壑凝煙滿眾香。
馀食施庭寒鳥下,破衣掛樹老僧亡。
注釋參考
石門
(1). 春秋 魯 城外門?!墩撜Z(yǔ)·憲問(wèn)》:“ 子路 宿於 石門 。晨門曰:‘奚自?’ 子路 曰:‘自 孔氏 ?!唬骸侵洳豢啥鵀橹吲c?’”
(2).借指賢者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革之旅》:“ 石門 晨開,荷蕢疾貧,遁世隱居,竟不逢時(shí)。”《后漢書·蔡邕傳》:“是故天地否閉,圣哲潛形, 石門 守晨, 沮 溺 耦耕?!?/p>
(3).控制水流的石閘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五》:“ 靈帝 建寧 中,又增脩石門,以遏渠口,水盛則通注,津耗則輟流。”
(4).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種石砌防御工事?!度龂?guó)志·蜀志·張嶷傳》“拜為牙門將,屬 馬忠 ” 裴松之 注引《益部耆舊傳》:“ 羌 於要厄作石門,於門上施牀,積石於其上,過(guò)者下石槌擊之,無(wú)不糜爛。”
(5).古道路名。(1) 隋 唐 時(shí)自 四川盆地 通向 云貴高原 的重要道路,在 秦 五尺道的基礎(chǔ)上修筑而成,因路經(jīng)今 四川省 高縣 境內(nèi)的 石門山 得名。起自今 四川 宜賓 ,南抵 云南 曲靖 ,再通往 昆明 、 大理 等處。 唐 與 南詔 之間的交通,多經(jīng)由此道。(2)指古 褒斜谷 通道。在今 陜西 西南,道旁多摩崖刻石,以 東漢 的《石門頌》、 北魏 的《石門銘》最為著名。
無(wú)行
無(wú)行 (wúxíng) 行為惡劣;品行不好 villainous 有才無(wú)行松壑
生有松樹的山谷。 唐 牟融 《題徐俞山居》詩(shī):“嵐鎖巖扉清晝暝,云歸松壑翠陰寒?!?/p>
凝煙
濃密的霧氣。 南朝 宋 劉鑠 《歌詩(shī)》:“凝煙汎城闕,凄風(fēng)入軒房?!?唐太宗 《祀北岳恒山文》:“疊嶂參差,凝煙含翠,重岡紛糺,照日分紅。” 殷夫 《給某君》詩(shī):“漫著暮氣凝煙的黃昏中,我們同踽踽于崎嶇的街頭?!?/p>
眾香
1.多種香氣。亦指各種名香。 2.眾香國(guó)的省稱。韋應(yīng)物名句,同越瑯琊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