適道有高言,取樂非弦匏
出自唐代柳宗元《游朝陽巖遂登西亭二十韻》:
謫棄殊隱淪,登陟非遠郊。
所懷緩伊郁,詎欲肩夷巢。
高巖瞰清江,幽窟潛神蛟。
開曠延陽景,回薄攢林梢。
西亭構其巔,反宇臨呀庨。
背瞻星辰興,下見云雨交。
惜非吾鄉(xiāng)土,得以蔭菁茆。
羈貫去江介,世仕尚函崤。
故墅即灃川,數(shù)畝均肥磽。
臺館葺荒丘,池塘疏沉坳。
會有圭組戀,遂貽山林嘲。
薄軀信無庸,瑣屑劇斗筲。
囚居固其宜,厚羞久已包。
庭除植蓬艾,隟牖懸蟏蛸。
所賴山川客,扁舟枉長梢。
挹流敵清觴,掇野代嘉肴。
適道有高言,取樂非弦匏。
逍遙屏幽昧,淡薄辭喧呶。
晨雞不余欺,風雨聞嘐嘐。
再期永日閑,提挈移中庖。
注釋參考
適道
歸從道統(tǒng)。 宋 程顥 《答橫渠張子厚先生書》:“人之情各有所蔽,故不能適道?!?宋 岳珂 《桯史·丹稜巽巖》:“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,可與適道未可與立,可與立未可與權?!薄都t樓夢》第一一五回:“那 甄寶玉 素來也知 賈寶玉 的為人,今日一見果然不差,‘只是可與我共學,不可與我適道’?!?/p>
高言
(1).大言,過甚之辭?!豆茏印と畏ā罚骸笆枪嗜酥饔心苡闷涞勒摺t臣無詐偽,百官無姦邪,奇術技藝之人莫敢高言孟行以過其情、以遇其主矣?!薄渡叹龝まr(nóng)戰(zhàn)》:“學者成俗,ze{1~1}民舍農(nóng),從事於談説,高言偽議,舍農(nóng)游食,而以言相高也。” 章炳麟 《辨詩》:“夫以 孫 許 高言 莊氏 ,雜以三世之辭,猶云《風》《騷》體盡,況乎辭無友紀,彌以加厲者哉?”
(2).高聲說話。 馬烽 西戎 《呂梁英雄傳》第三一回:“ 康天成 老漢站起來說:‘你說完了吧?不怕,有理不在高言,山高遮不住太陽。’”
(3).高妙之言?!盾髯印し鞘印罚骸敖裰^處士……行偽險穢,而彊高言謹慤者也?!?漢 賈誼 《新書·勸學》:“見教一高言,若飢十日而得大牢焉。” 唐 韓愈 孟郊 《城南聯(lián)句》:“大句斡玄造,高言軋霄崢?!?清 梅曾亮 《<柏枧山房詩集>自序》:“以常談為才語,謂暴謔為高言。此又一蔽也。”
取樂
取樂 (qǔlè) 尋求歡樂;尋開心 find amusement;amuse oneself;make merry;seek pleasure 玩撲克取樂弦匏
(1).借指弦歌之聲。 唐 陸龜蒙 《奉和襲美新秋言懷三十韻次韻》:“山衣輕斧藻,天籟逸弦匏。蕙展風前帶,桃烘雨后膠?!?宋 歐陽修 《武城王廟問進士策》之二:“使愚民目不識俎豆,耳不聞弦匏,民俗頑鄙,刑獄不衰?!?/p>
(2).指彈奏。 宋 蘇軾 《書鮮于子駿楚詞后》:“學者方欲陳六代之物,弦匏三百五篇,黎然如戛釜灶、橦罋盎,未有不坐睡竊笑者也?!?/p>
絃匏:弦和匏。均樂器名。古代八音中“匏曰笙,絲曰絃”,因亦泛指樂器。 宋 范仲淹 《觀獵》詩:“翦棘爭探穴,摧林競覆巢。惟開三面者,盛德播絃匏?!眳⒁姟?弦匏 ”。
柳宗元名句,游朝陽巖遂登西亭二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