乘高恣遐觀,未快雙目擊
出自宋代李彌遜《與德洪明甫伯與暮春六日同登烏飲於浴鴉池琴》:
老懷不知春,但愛遠峰碧。
乘高恣遐觀,未快雙目擊。
稍為松根坐,遂與參井逼。
女媧補天馀,墜此百煉石。
摩挲蒼蘚痕,上有雅沿跡。
引觴起自斟,盞面不容滴。
舉頭挽飛云,頗覺天半窄。
追隨二三子,顧我獨衰白。
向來無雩春,勝踐同今昔。
偶忘千歲憂,共此一笑適。
注釋參考
遐觀
(1).縱觀;遍覽。 晉 張華 《鷦鷯賦》:“將以上方不足,下比有餘,普天壤以遐觀,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!” 唐 韓愈 《元和圣德詩》:“天錫皇帝,厖臣碩輔。博問遐觀,以置左右?!?明 方孝孺 《息耕亭記》:“尚修其辭,逞怪披奇,窮精憊思,遐觀千載,竟亦何裨?此謂名勞?!?/p>
(2).遠眺。 晉 陶潛 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園日涉以成趣,門雖設而常關。策扶老以流憩,時矯首而遐觀?!?豐子愷 《實行的悲哀》:“有憑欄共眺者,有矯首遐觀者,意甚自得。”
(3).回顧往事。 宋 方岳 《鄭僉判見貽輒復賡載》詩之六:“靜中試遐觀,一一皆自取?!?/p>
目擊
目擊 (mùjī) 親眼看到;作為目睹人在場 witness 若夫人者,目擊而道存矣?!肚f子·田子方》 目擊其事李彌遜名句,與德洪明甫伯與暮春六日同登烏飲於浴鴉池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