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香襲荷芰,道性親鳧鹥
出自唐代皎然《奉和陸使君長源水堂納涼效曹劉體》:
柳家陶暑亭,意遠不可齊。
煩襟蕩朱弦,高步援綠荑。
愛公滿渟客,來是清風攜。
瀅渟前溪上,曠望古郡西。
六月正中伏,水軒氣常凄。
野香襲荷芰,道性親鳧鹥。
禪子顧惠休,逸民重劉黎。
乃知高世量,不以出處暌。
注釋參考
襲荷
猶襲承。 唐 羅隱 《讒書·拾甲子年事》:“一旦襲荷家業(yè),茍不以法而得,亦宜不以法而終,此倚伏之常數(shù)也?!?/p>
道性
(1).道德品性?!端螘そ奈墨I王義恭傳》:“ 江夏王 道性淵深,睿鑒通遠,樹聲列藩,宣風鉉德?!?/p>
(2).出家修道之情志。 唐 白居易 《留別吳七正字》詩:“唯是塵心殊道性,秋蓬常轉(zhuǎn)水長閑。” 唐 元稹 《夢游春》詩:“浮生轉(zhuǎn)經(jīng)歷,道性尤堅固?!?宋 徐鉉 《奉和武功學士舍人寄贈文懿大師》之二:“詩情道性知無夢,頻見殘燈照曙牕?!?/p>
鳧鹥
鳧和鷗。泛指水鳥?!对姟ご笱拧D鹥》:“鳧鷖在 涇 ,公尸來燕來寧?!?毛 傳:“鳧,水鳥也。鷖;鳧屬。太平則萬物眾多。” 孔穎達 疏:“在 涇 得所也。鷖,鷗也?!?唐 韓愈 《南內(nèi)朝賀歸呈同官》詩:“明庭集孔鸞,曷取於鳧鷖。” 明 高啟 《孤雁》詩:“不共鳧鷖宿,兼葭夜夜寒。”
皎然名句,奉和陸使君長源水堂納涼效曹劉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