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忘處、諸緣頓了,意滅時、萬慮俱畢
出自元代尹志平《下手遲 羲州醮罷勸眾》:
諸緣種種怎生休,萬慮紛紛何日息。
情忘處、諸緣頓了,意滅時、萬慮俱畢。
問君能有幾多時,猶向人間弄智識。
還知恁麼便回光,免使臨頭
注釋參考
諸緣
佛教語。指色香等百般世相。此種種世相,皆為我心識攀緣之所,故稱諸緣?!独銍?yán)經(jīng)》卷一:“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諸緣,緣所遺者?!?宋 蘇軾 《和陶雜詩》之九:“思我無所思生,安能觀諸緣?!?清 顧炎武 《應(yīng)州》詩之一:“頓覺諸緣減,臨風(fēng)獨(dú)灑然?!?/p>
頓了
佛教語。猶頓悟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與諸道人辨宗論》:“華民易於見理,難於受教,故閉其累學(xué),而開其一極;夷人易於受教,難於見理,故閉其頓了,而開其漸悟?!?錢鍾書 《管錐編·<全宋文>三二》:“‘頓了’、‘漸悟’之爭昉自 劉 宋 。”參見“ 頓悟 ”。
萬慮
(1).反復(fù)思考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詔策》:“ 魏文 下詔,辭義多偉,至於‘作威作?!?,其萬慮之一蔽乎!”
(2).思緒萬端。 唐 韓愈 《感春》詩之四:“數(shù)盃澆腸雖暫醉,皎皎萬慮醒還新?!?清 陳夢雷 《西郊雜詠》之三:“俯仰念物化,萬慮此俱寂。”
尹志平名句,下手遲 羲州醮罷勸眾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淘金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