吟草遍簪紱,逸韻合宮商
出自唐代崔泰之《同光祿弟冬日述懷》:
吾族白眉良,才華動洛陽。
觀光初入仕,應(yīng)宿始為郎。
飛螢玩書籍,白鳳吐文章。
海卿逾往雅,河尹冠前張。
擇才綏鄢郢,殊化被江湘。
高樓臨廣陌,甲第敞通莊。
列館邙山下,疏亭洛水傍。
昌年賞豐陌,暇日悅林塘。
衣冠皆秀彥,羅綺盡名倡。
隔岸聞歌度,臨池見舞行。
門庭寒變色,棨戟日生光。
窮陰方叆叇,殺氣正蒼茫。
感時興盛作,晚歲共多傷。
積德韋丞相,通神張子房。
吟草遍簪紱,逸韻合宮商。
功名守留省,濫跡在文昌。
家園遙可見,臺寺近相望。
無庸乘侍謁,有暇共翱翔。
棣華依雁序,竹葉拂鸞觴。
水坐憐秋月,山行弄晚芳。
恩華慚服冕,友愛勖垂堂。
無由報天德,相顧詠時康。
注釋參考
吟草
詩稿。 明 姚舜牧 撰《樂陶吟草》三卷。 丘逢甲 《嶺云海日樓詩鈔·選外集》有詩題曰:“ 滋膺 同年以《吟草偶存》及《西樓吟集》見示,題此歸之?!?/p>
簪紱
冠簪和纓帶。古代官員服飾。亦用以喻顯貴,仕宦。 唐 李頎 《裴尹東溪別業(yè)》詩:“始知物外情,簪紱同芻狗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奏上時務(wù)書》:“凡居近位,歲進子孫,簪紱盈門,冠蓋塞路?!?清 方文 《述哀》詩:“兒長粗能文,母日望簪紱?!?/p>
韻合
和諧,協(xié)調(diào)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術(shù)解》“ 荀勖 善解音聲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 晉 荀綽 《晉后略》:“諸郡舍倉庫,或有 漢 時故鐘,以律命之,皆不叩而應(yīng),聲響韻合,又若俱成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七:“靈音韻合,玉朗稟真?!?/p>
宮商
(1).五音中的宮音與商音?!睹娦颉贰奥暢晌摹?漢 鄭玄 箋:“聲成文者,宮商上下相應(yīng)?!?唐 吳兢 《樂府古題要解》卷下:“我情與君,亦猶形影宮商之不離也。”《老殘游記》第十回:“你們所彈的皆是一人之曲,如兩人同彈此曲,則彼此宮商皆合而為一?!?/p>
(2).泛指音樂、樂曲?!俄n詩外傳》卷五:“人有六情,目欲視好色,耳欲聽宮商?!?宋 嚴(yán)羽 《滄浪詩話·詩評》:“ 孟浩然 之詩,諷詠之久,有金石宮商之聲?!?清 龔自珍 《秋夜聽俞秋圃彈琵琶賦詩書諸老輩贈詩冊子尾》詩:“曲終卻是琵琶聲,一代宮商創(chuàng)生面?!?/p>
(3).泛指音律?!抖鼗颓釉~·內(nèi)家嬌》:“善別宮商,能調(diào)絲竹,歌令尖新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首引》:“詞曲 元 人稱獨步,到今戶葉宮商。”
(4).可借指詩律中的平仄和聲韻中的四聲。 南朝 梁 鍾嶸 《<詩品>序》:“昔 曹 劉 殆文章之圣, 陸 謝 為體貳之才,鋭精研思,千百年中,而不聞宮商之辨,四聲之論?!?/p>
崔泰之名句,同光祿弟冬日述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