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魂收淚謁行在,寧論家室三川里
出自宋代晁說之《三川言十?dāng)?shù)年前嘗有一短帽騎驢之士半醉徘徊》:
君不見少陵有客字子美,三賦獻(xiàn)罷胡塵起。
招魂收淚謁行在,寧論家室三川里。
云寒日淡劍閣深,翠華望斷塵埃底。
狼虎食人大道傍,回首妻孥須怖此。
亦嘗寄書問訊之,鯉魚何在滄溟徙。
晚年雖卜浣花居,心折秦云恨有余。
茯苓不御丹砂就,仙去還來縱目初。
乾坤宿醉參橫醒,且策東家舊蹇驢。
鄰里一人安可得,亦無墳冢可蓁蕪。
人間偪仄何偪仄,卻自騎鯨追李白。
注釋參考
招魂
招魂 (zhāohún) 迷信的人指招回死者的靈魂,比喻給死亡的事物復(fù)活造聲勢 call back the spirit of the dead收淚
止住眼淚,停止哭泣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思親》詩:“中夜悲兮當(dāng)誰告,獨(dú)收淚兮抱哀戚?!薄稌x書·孝友傳·劉殷》:“ 殷 收淚視地,便有堇生焉。” 清 無名氏 《后會(huì)仙記》:“﹝ 青青柳 ﹞言畢,泣良久,已收淚語曰:‘人生功名富貴,俱由天定。’”
行在
即行在所。 唐 杜甫 《北征》詩:“揮涕戀行在,道途猶恍惚。” 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四:“已而大駕幸 建康 ,六宮留 臨安 ,則 建康 為行在, 臨安 為行宮。”
論家
論文家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論說》:“至 石渠 論藝, bai{1*1}虎 講聚,述圣通經(jīng),論家之正體也?!?/p>
三川
(1).三條河流的合稱,所指不一。(1) 西周 以 涇 、 渭 、 洛 為三川?!秶Z·周語上》:“ 幽王 二年, 西周 三川皆震?!?韋昭 注:“三川, 涇 、 渭 、 洛 ,出於 岐山 ?!?2) 東周 以 河 、 洛 、 伊 為三川。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一》:“親 魏 善 楚 ,下兵三川?!薄段倪x·鮑照〈詠史〉》:“五都矜財(cái)雄,三川養(yǎng)聲利?!?李善 注引 韋昭 曰:“有 河 、 洛 、 伊 ,故曰三川?!?/p>
(2).指洛陽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北使洛陽》詩:“前登 陽城 路,日夕望三川。” 唐 王維 《送韋大夫東京留守》詩:“云旗蔽三川,畫角發(fā)龍吟。” 趙殿成 注:“《史記》索隱:三川,今 洛陽 也。”
晁說之名句,三川言十?dāng)?shù)年前嘗有一短帽騎驢之士半醉徘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