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善珍《送徐國錄守英德》:
君侯少舉摩天翮,筆陣堂堂萬人敵。
上書自請斗大州,不獨愛閑猶愛石。
愛閑庭訟自簡寂,愛石不同牛李癖。
參軍主簿公舉刺,何必喜怒見顏色。
高臺盛貯錦屠蘇,何如煙林土花碧。
公余共賞有歡伯,語妙一笑欲墮幘。
假令鰲禁未遭遇,傳至雞林能別識。
大材小用從古然,善舞豈曾嫌地窄。
愧無膚寸可及物,疊蓋重金竟何益。
霜寒系舟峽江側(cè),應(yīng)念坡仙撫遺跡。
江流可沿深可{左奭右斗},此水至潔能納汙。
注釋參考
假令
假令 (jiǎlìng) 假設(shè),如果 if 假令有取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?xùn)|集》 臨時代理縣令 acting county magistrate鰲禁
亦作“鰲禁”。翰林院的別稱。 宋 司馬光 《神宗皇帝挽詞》之四:“鼇禁叨承詔,金華侍執(zhí)經(jīng)?!?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才俊登程》:“行看取,朝紫宸,鳳池鼇禁聽綸?!?明 李東陽 《生日邃庵太宰貺以長律用韻自述并答雅懷》:“公退久違鰲禁直,友聲先和鳥鳴篇。” 明 無名氏 《鳴鳳記·拜謁忠靈》:“職居鰲禁,名重鸞坡?!?
遭遇
遭遇 (zāoyù) 碰上,遇到 encounter (meet)with 遭遇明主?!铣骸?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 經(jīng)受的事情;生活經(jīng)歷 lot 親身遭遇雞林
亦作“鷄林”。1.指佛寺。 唐 王勃 《晚秋游武擔(dān)山寺序》:“雞林俊賞,蕭蕭鷲嶺之居?!?蔣清翊 注引《佛爾雅》:“雞頭摩寺,謂之雞園……昔有野火燒林,林中有雉,入水漬羽,以救其焚?!?/p>
(2).古國名。即 新羅 。 東漢 永平 八年(公元65年), 新羅 王夜聞 金城 西 始林 間有雞聲,遂更名 雞林 。 唐 楊夔 《送日東僧游天臺》詩:“迴首 雞林 道,唯應(yīng)夢想通?!?清 孔尚任 《<桃花扇>本末》:“每宴必命家姬奏《桃花扇》……蓋不知何人傳入?;蛴?雞林 之賈耶?”
(3).指 新羅 附近的國家和地區(qū)。 五代 齊己 《送僧歸日本》詩:“卻憶 雞林 本師寺,欲歸還待海風(fēng)吹?!?清 趙翼 《王夢樓挽詩》:“生有笙歌矜馬帳,死猶詩句在 雞林 。”自注:“君少時隨冊使封 琉璃王 ?!?/p>
(4).指 雞林 賈。 宋 姜夔 《白石詩話》:“一家之語,自有一家之風(fēng)味……模倣者語雖似之,韻亦無矣。 鷄林 其可欺哉!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畫中九友》詩:“至尊含笑黃金投,殘膏剩馥 雞林 求。”參見“ 雞林賈 ”。
別識
(1).辨別;識別。 宋 葉適 《黃子耕墓志銘》:“亭觀、坊巷、表揭,悉可別識。” 宋 程大昌 《演繁露·幘》:“冠服古今異制,而苦無明著。既其制不能明了,則其所施用,或當(dāng)或否,皆不可別識矣?!?/p>
(2).卓識;高見。 宋 梅堯臣 《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見遺因呈祭酒吳公》詩:“書成大軸緑錦裝,偏斜曲直筋骨藏。攜之謁我巧趨蹌,我無別識心傍徨?!?清 章學(xué)誠 《校讎通義·宗劉》:“ 唐 后史家無專門別識,鈔撮前人史籍,不能自擅名家?!?/p>
釋善珍名句,送徐國錄守英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