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修春禊,新宮展豫游。
出自唐朝王維《奉和圣制與太子諸王三月三日龍池春》
故事修春禊,新宮展豫游。明君移鳳輦,太子出龍樓。
賦掩陳王作,杯如洛水流。金人來捧劍,畫鹢去回舟。
苑樹浮宮闕,天池照冕旒。宸章在云表,垂象滿皇州。
注釋參考
故事
故事 (gùshì) 舊日的制度;例行的事 old practice 奉行故事 虛應(yīng)故事 history 掌故,典故 舊事,先例 茍以天下之大,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,是又在六國之下矣!——宋· 蘇洵《六國論》 用作講述的事情,凡有情節(jié)、有頭有尾的皆稱故事 story 民間故事 英雄故事 文藝作品中用來體現(xiàn)主題的情節(jié),故事梗概 episode;plot春禊
古時民俗,官民于三月上巳( 魏 以后為三月初三)在水濱舉行盥洗祭禮,以除不祥,謂之春禊。禊,潔。 南朝 宋 謝朓 《侍宴華光殿曲水奉敕為皇太子作》詩之五:“秋祓濯流,春禊浮醴。” 隋 江總 《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》詩:“上巳娛春禊,芳辰喜月離?!?唐 王維 《奉和圣制與太子諸王三月三日龍池春禊應(yīng)制》:“故事修春禊,新宮展豫游?!?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譚詩·以人存詩》:“ 蘭亭 去此一千里,春禊故事知誰修?”參閱 漢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·祀典·禊》、《晉書·禮志下》。
新宮
(1).新建的宮室或宗廟?!洞呵铩こ晒辍罚骸凹鬃?,新宮災(zāi)?!?杜預(yù) 注:“三年喪畢, 宣公 神主新入廟,故謂之新宮。” 晉 左思 《蜀都賦》:“營新宮於爽塏,擬 承明 而起廬?!?唐 韓愈 《元和圣德詩》:“正月元日,初見宗祖,躬執(zhí)百禮,登降拜俯。薦于新宮,視瞻梁梠。”
(2).《詩·小雅》逸篇名?!蹲髠鳌ふ压迥辍罚骸?叔孫婼 聘于 宋 …… 宋公 享 昭子 ,賦《新宮》?!?杜預(yù) 注:“逸《詩》。”《儀禮·燕禮》:“升歌《鹿鳴》,下管《新宮》?!?鄭玄 注:“《新宮》,《小雅》逸篇也?!?五代 丘光庭 《兼明書·<補新宮>序》:“《新宮》既為下管所奏,正與《南陔》事同,故知為 文王 詩也?!?/p>
豫游
猶游樂。 北周 庾信 《象戲賦》:“況乃豫游 仁壽 ,行樂 徽音 ;水影搖日,花光照林。” 唐 魏徵 《諫太宗十思疏》:“君臣無事,可以盡豫游之樂,可以養(yǎng) 松喬 之壽?!?宋 曾鞏 《和史館相公上元觀燈》:“九衢僊仗豫游歸,寶燭星繁換夕暉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思陵長公主挽詩》:“豫游推插柳,勝蹟是梳妝?!?/p>
王維名句,奉和圣制與太子諸王三月三日龍池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