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轉(zhuǎn)憐香,徘徊顧影,臨芳更倚苔身
出自宋代蔣捷《高陽臺(tái)(江陰{1-1}道中有懷)》:
宛轉(zhuǎn)憐香,徘徊顧影,臨芳更倚苔身。
多謝殘英,飛來遠(yuǎn)遠(yuǎn)隨人。
回頭卻望晴檐下,等幾番、小摘微薰。
到而今、獨(dú)裊鞭梢,笑不成春。
愁吟未了煙林曉,有垂楊?yuàn)A路,也為輕嚬。
今夜山窗,還□□繞梨云。
行囊不是吳箋少,問倩誰、去寫花真。
待歸時(shí),葉底紅肥,細(xì)雨如塵。
注釋參考
宛轉(zhuǎn)
宛轉(zhuǎn) (wǎnzhuǎn) 圓場(chǎng);圓成 mediate;help to effect a compromise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,沒處取討,索性做個(gè)宛轉(zhuǎn)?!鳌?馮夢(mèng)龍《警世通言》 輾轉(zhuǎn) pass through many hands and places 路宛轉(zhuǎn)石間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記·游黃山記》 宛轉(zhuǎn)而不臥 婉轉(zhuǎn) mild and indirect;tactful憐香
喜愛花香。亦以喻對(duì)女性的憐愛。 唐 徐夤 《蝴蝶》詩:“防患每憂雞雀口,憐香偏遶綺羅衣?!?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雙訂》:“看他憐香至性,惜玉真情,料不把虛言相誑。”
徘徊
徘徊 (páihuái) 在一個(gè)地方來回地走 hang about;pace up and down 他在街上徘徊 比喻猶豫不決 hesitate 三納之而未克,徘徊容與,追者益近?!鳌?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 危險(xiǎn)常顧 teeter on 經(jīng)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顧影
亦作“ 顧景 ”。自顧其影。有自矜、自負(fù)之意。《后漢書·南匈奴傳》:“ 昭君 豐容靚飾,光明 漢 宮,顧景裴回,竦動(dòng)左右?!?宋 王安石 《明妃曲》之一:“低迴顧影無顏色,尚得君王不自持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顏氏》:“女入房,巾服而出,曰:‘視妾可作男兒否?’生視之,儼然一顧影少年也?!?/p>
蔣捷名句,高陽臺(tái)(江陰道中有懷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