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盧祖皋《臨江仙》:
跨鶴云間猶未久,風(fēng)流全勝年時。
喚回和氣上梅枝。
酒邊春市動,琴外畫簾垂。
長是細(xì)吟攻愧壽,還歌連桂新詞。
早催鳧舃向南飛。
一官傳鼎鼐,四海看塤篪。
注釋參考
鼎鼐
(1).鼎和鼐。古代兩種烹飪器具。《戰(zhàn)國策·楚策四》:“故晝游乎江湖,夕調(diào)乎鼎鼐。” 宋 張邦基 《墨莊漫錄》卷七:“予以謂古之鼎鼐皆無蓋,而足皆圓直無作獸形者,此乃敦耳?!?/p>
(2).喻指宰相等執(zhí)政大臣。 唐 蘇颋 《唐紫微侍郎贈黃門監(jiān)李乂神道碑》:“鼎鼐遞襲,簪纓相望?!?元 汪元亨 《雁兒落過得勝令·歸隱》曲:“慚居鼎鼐官,笑領(lǐng)煙霞伴?!?清 李漁 《玉搔頭·分任》:“急遞鹽梅信,飛傳鼎鼐家。”參見“ 鼎鼐調(diào)和 ”。
四海
四海 (sìhǎi) 指全國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,信義著于四海?!度龂尽ぶT葛亮傳》 大閹之亂,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幾人歟?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(zhǔn) 豪放、豁達(dá) unconstrained 老牛說:“真是大手筆,四海得很”塤篪
(1).亦作“ 壎箎 ”。亦作“塤篪”。亦作“塤箎”。亦作“塤竾”。2.塤﹑篪皆古代樂器,二者合奏時聲音相應(yīng)和。因常以"塤篪"比喻兄弟親密和睦。 3.比喻互相呼應(yīng)和配合。 4.借指兄弟。
盧祖皋名句,臨江仙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