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于濆《戍卒傷春》
連年戍邊塞,過卻芳菲節(jié)。東風氣力盡,不減陰山雪。
蕭條柳一株,南枝葉微發(fā)。為帶故鄉(xiāng)情,依依藉攀折。
晚風吹磧沙,夜淚啼鄉(xiāng)月。凌煙閣上人,未必皆忠烈。
注釋參考
凌煙閣
封建王朝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。 唐太宗 貞觀 十七年畫功臣像于 凌煙閣 之事最著名。 北周 庾信 《周柱國大將軍紇干弘神道碑》:“天子畫 凌煙 之閣,言念舊臣;出 平樂 之宮,實思賢傅。”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褒錫》:“ 貞觀 十七年, 太宗 圖畫 太原 倡義及 秦 府功臣 趙公 長孫無忌 、 河間王 孝恭 、 蔡公 杜如晦 、 鄭公 魏徵 、 梁公 房玄齡 、 申公 高士廉 、 鄂公 尉遲敬德 、 鄖公 張亮 、 陳公 侯君集 、 盧公 程知節(jié) 、 永興公 虞世南 、 渝公 劉政會 、 莒公 唐儉 、 英公 李勣 、 胡公 秦叔寶 等二十四人於 凌煙閣 , 太宗 親為之贊, 褚遂良 題閣, 閻立本 畫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題酒甕呈夢得》詩:“ 凌煙閣 上功無分,伏火爐中藥未成,更擬共君何處去,且來同作醉先生?!薄端疂G傳》第五四回:“且教:功名未上 凌煙閣 ,姓字先標 聚義廳 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迎駕》:“不要取笑,日后畫在 凌煙閣 上,倒有些神氣的?!?歐陽予倩 《木蘭從軍》第十場:“不求圖畫 凌煙閣 ,只為家邦致太平?!?/p>
見“ 凌煙閣 ”。
上人
上人 (shàngrén) 舊時尊稱僧人 Buddhist monk 佛教稱德行高尚的人 sage 知道善而行之,上人矣 指職位高的統(tǒng)治者 high official 上等人 the upper class 農工商賈勞苦營生,非上人之所為 〈方〉∶指父母或祖父母 parents or grand parents 凌駕于他人之上 bully未必
未必 (wèibì) 不一定;不見得 may not;not necessarily 未必有其實也?!獫h· 王充《論衡·訂鬼篇》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?!濉?劉開《問說》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。 未必不過此已忘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 他未必去北京忠烈
(1) [to die for one's country]∶指對國家或人民無限忠誠而犧牲生命
忠烈之臣
(2) [national hero]∶指有這種行為的人
緬懷忠烈
詳細解釋(1).忠義壯烈?!稌x書·忠義傳·麴允》:“ 允 發(fā)憤zi{1-1}殺。 聰 嘉其忠烈,贈車騎將軍,諡 節(jié)愍侯 ?!薄端鍟ふ\節(jié)傳·張季珣》:“ 季珣 家素忠烈,兄弟俱死國難,論者賢之。” 楊朔 《蓬萊仙境》:“﹝ 任常倫 ﹞跟鬼子拚了刺刀,自己也犧牲了。人民懷念他的忠烈,還在當地替他鑄了座銅像呢。”
(2).指為正義而壯烈犧牲者?!赌鲜贰覀髡摗罚骸?劉勔 出征久撫,所在流譽,行己之節(jié),赴陷為期,雖古之忠烈,亦何以加此!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關于許紹棣葉溯中黃萍蓀》:“ 黃 竟以此起家,為教育廳小官,遂編《越風》,函約‘名人’撰稿,談忠烈遺聞,名流軼事,自忘其本來面目矣。”
(3).忠誠剛正?!端螘ぶ忑g石傳》:“ 綽 為人忠烈,受 沖 更生之恩,事 沖 如父。” 唐 杜甫 《北征》詩:“桓桓 陳將軍 ,仗鉞奮忠烈?!?明 夏完淳 《六哀·侯納言》詩:“忠烈簡邁姿,淡然青云志?!?/p>
于濆名句,戍卒傷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