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胡宿《沖虛觀》:
五粒青松護(hù)翠苔,石門岑寂斷纖埃。
水浮花片知仙路,風(fēng)遞鸞聲認(rèn)嘯臺(tái)。
桐井曉寒千乳斂,茗園春嫩一旗開。
馳煙未勒山亭字,可是英靈許再來。
注釋參考
浮花
(1).漂浮在水面的花瓣。 唐 張祜 《橫吹曲辭·白鼻騧》:“摘蓮拋水上,郎意在浮花?!?明 高啟 《贈(zèng)東庵道者》詩:“雙樹夾成戶,一溪流繞家。掃林留送筍,汲水帶浮花。”
(2).比喻虛幻的或易逝的美好事物。 宋 蘇軾 《北寺悟空禪師塔》詩:“已將世界等微塵,空里浮花夢里身?!?陳衍 《元詩紀(jì)事·無名氏》:“榮華富貴等浮花,膂力難勝國爪牙。”
(3).浮在液體表面的泡沫。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(bǔ)編·戛劍生雜記》:“試燒酒法:以缸一只猛注酒于中,視其上面浮花,頃刻迸散凈盡者為活酒,味佳?;ǜ∷娌粍?dòng)者為死酒,味減?!?/p>
仙路
(1).登仙之路。 唐 李赤 《靈墟山》詩:“ 丁令 辭世人,拂衣向仙路?!?/p>
(2).宮禁中的道路。 唐 沉佺期 《再入道場紀(jì)事應(yīng)制》詩:“行隨香輦登仙路,坐近爐煙講法筵?!?/p>
鸞聲
(1).鸞鈴鳴聲?!对姟ば⊙拧ねチ恰罚骸熬又林梗[聲將將?!?北周 庾信 《奉和同泰寺浮屠》:“輪重對(duì)月滿,鐸韻擬鸞聲。” 倪璠 注:“言塔上懸鏡疑月,搖鐸似鸞也。” 唐 權(quán)德輿 《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》詩:“鸞聲去已久,馬跡空依然。” 清 黃遵憲 《八用前韻酬仲閼》:“鸞聲夾道聽讙呼,重覩官儀返上都?!眳⒁姟?鸞和 ”。
(2).指笙簫聲。 唐 劉禹錫 《竇夔州見寄寒食日憶故姬小紅吹笙》詩:“鸞聲窈眇管參差,清韻初調(diào)眾樂隨?!?唐 張仲素 《夜聞洛濱吹笙》詩:“鳳管聽何遠(yuǎn),鸞聲若在羣?!?/p>
嘯臺(tái)
即 阮公 嘯臺(tái) 。又名 阮籍臺(tái) 。在今 河南 尉氏縣 東南。 清 吳偉業(yè) 《梅村》詩:“閒窗聽雨攤詩卷,獨(dú)樹看云上 嘯臺(tái) ?!?吳翌鳳 箋注:“ 東晉 江微 《陳留志》:‘ 阮嗣宗 善嘯,聲與琴諧, 陳留 有 阮公 嘯臺(tái) ?!?樂史 《寰宇記》:‘ 阮籍臺(tái) 在 尉氏縣 東南二十步,。 籍 每追名賢攜酌長嘯於此。’”
胡宿名句,沖虛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