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盧綸《蕭常侍癭柏亭歌》:
柏之異者山中靈,何人斷絕為君亭。
云翻浪卷不可識,鳥獸成形花倒植。
莓苔舊點色尚青,霹靂殘痕節(jié)猶黑。
金貂主人漢三老,構(gòu)此窮年下朝早。
心規(guī)目制不暫疲,匠者受之無一詞。
清晨拂匣菱生鏡,落日憑闌星滿池。
攢甍斗拱無斤跡,根癭聯(lián)懸同素壁。
數(shù)層亂瀉云里峰,萬片爭呈雪中石,重花不動自飄香,似到瀛洲白玉堂。
水精如意刁金色,花屏風透掩光。
四階綿綿被纖草,草上依微眾山道。
松間汲井煙翠寒,洞里花天景好。
愚儒敢欲賀成功,鸞鳳棲翔固不同。
應(yīng)念花材今接地,一枝思寄戶庭中。
注釋參考
匠者
木工;工匠?!肚f子·逍遙游》:“吾有大樹,人謂之樗。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,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(guī)矩,立之涂,匠者不顧?!?南朝 梁 任昉 《齊竟陵文宣王行狀》:“先是震于外寢,匠者以為不祥,將加治葺?!?/p>
之無
(1).之字與無字。 唐 白居易 《與元九書》:“僕始生六七月時,乳母抱弄於書屏下,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,僕雖口未能言,心已默識?!?金 元好問 《贈利州侯神童》詩:“極知之無不足訝,更恐洛誦難為功?!?/p>
(2).借指簡單易識之字。 明 劉元卿 《賢奕編·應(yīng)諧·乍解張皇》:“ 汝 有田舍翁,家貲殽盛,而累世不識之無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醫(yī)術(shù)》:“張曰‘我僅識之無耳,烏能是?’道士笑曰:‘迂哉!名醫(yī)何必多識字乎?但行之耳?!?/p>
一詞
(1).一言;一語。 唐 白居易 《答四皓廟》詩:“心不畫一計,口不吐一詞?!?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五:“飾非拒諫,斷自己意,幕寮俛仰,不措一詞,唯孔目官 楊厚 贊成之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四十回:“除感激涕零而外,不能再置一詞了?!?/p>
(2).同樣的言辭?!吨熳诱Z類》卷二二:“自新法之行,諸公務(wù)為緣飾,文致一詞?!比纾罕娍谝辉~。
(3).一首詞。《宣和遺事》前集:“那教坊大使 袁陶 ,會作一詞,名做《撒金錢》。”
盧綸名句,蕭常侍癭柏亭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