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午猶為幸,分憂固是榮。
出自唐朝白居易《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》
昔作咸秦客,常思江海行。
今來仍盡室,此去又專城。
典午猶為幸,分憂固是榮。
(竹屏)(竹星)州乘送,(舟婁)(碟左換舟)驛船迎。
共載皆妻子,同游即弟兄。
寧辭浪跡遠(yuǎn),且貴賞心并。
云展帆高掛,飆馳棹迅征。
溯流從漢浦,循路轉(zhuǎn)荊衡。
山逐時移色,江隨地改名。
風(fēng)光近東早,水木向南清。
夏口煙孤起,湘川雨半晴。
日煎紅浪沸,月射白砂明。
北渚寒留雁,南枝暖待鶯。
駢朱桃露萼,點翠柳含萌。
亥市魚鹽聚,神林鼓笛鳴。
壺漿椒葉氣,歌曲竹枝聲。
系纜憐沙靜,垂綸愛岸平。
水餐紅粒稻,野茹紫花菁。
甌泛茶如乳,臺粘酒似餳。
膾長抽錦縷,藕脆削瓊英。
容易來千里,斯須進(jìn)一程。
未曾勞氣力,漸覺有心情。
臥穩(wěn)添春睡,行遲帶酒酲。
忽愁牽世網(wǎng),便欲濯塵纓。
早接文場戰(zhàn),曾爭翰苑盟。
掉頭稱俊造,翹足取公卿。
且昧隨時義,徒輸報國誠。
眾排恩易失,偏壓勢先傾。
虎尾憂危切,鴻毛性命輕。
燭蛾誰救護(hù)?蠶繭自纏縈。
斂手辭雙闕,回眸望兩京。
長沙拋賈誼,漳浦臥劉楨。
(是鳥)(決鳥去冫)鳴還歇,蟾蜍破又盈。
年光同激箭,鄉(xiāng)思極搖旌。
潦倒親知笑,衰羸舊識驚。
烏頭因感白,魚尾為勞(赤貞)。
劍學(xué)將何用?丹燒竟不成。
孤舟萍一葉,雙鬢雪千莖。
老見人情盡,閑思物理精。
如湯探冷熱,似博斗輸贏。
險路應(yīng)須避,迷途莫共爭。
此心知止足,何物要經(jīng)營?
玉向泥中潔,松經(jīng)雪后貞。
無妨隱朝市,不必謝寰瀛。
但在前非悟,期無后患嬰。
多知非景福,少語是元亨。
晦即全身藥,明為伐性兵。
昏昏隨世俗,蠢蠢學(xué)黎氓。
鳥以能言(媾左換纟),龜緣入夢烹。
知之一何晚,猶足保余生。
注釋參考
典午
(1).“司馬”的隱語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譙周傳》:“ 周 語次,因書版示 立 曰:‘典午忽兮,月酉沒兮?!湮缯撸^ 司馬 也;月酉者,謂八月也。至八月而 文王 ( 司馬昭 )果崩?!?晉 帝姓 司馬 氏,后因以“典午”指 晉 朝?!稌x書·安帝恭帝紀(jì)論》:“是以 宋高 非典午之臣, 孫恩 豈金行之寇?!?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佔畢四》:“當(dāng)涂為 魏 ,典午為 晉 ,世率知之,而意義出處,或未明了。案……典,司也;午,馬也?!?柳亞子 《南社會于虎丘之張東陽祠,詩以紀(jì)之》:“莫笑過江典午鯽,豈無橫槊 建安 才!”
(2).“司馬”的隱語。指司馬之官職。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賦》:“居笠轂而掌兵,出蘭池而典午?!?唐 顏真卿 《鮮于公神道碑銘》:“ 邵陽 典午, 漢陽 紆組?!?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十:“ 宋文安公 《自禁庭謫鄜畤》詩云:‘九月一日奉急宣,連忙趨至閤門前。忽為典午知何罪,謫向 鄜州 更憮然!’蓋當(dāng)時謫黜者,召至閤門受命乃行也?!?/p>
分憂
[share sb.'s cares and burdens;help sb. to get over a difficulty] 分擔(dān)、排解憂患,使其擺脫困境
為國分憂
詳細(xì)解釋(1).分擔(dān)別人的憂慮;幫助別人解決困難?!稌x書·宣帝紀(jì)》:“帝留鎮(zhèn) 許昌 ,改封 向鄉(xiāng)侯 ,轉(zhuǎn)撫軍、假節(jié),領(lǐng)兵五千,加給事中、録尚書事。帝固辭。天子曰:‘吾於庶事,以夜繼晝,無須臾寧息。此非以為榮,乃分憂耳?!?唐 杜甫 《寄裴施州》詩:“ 堯 有四岳明至理, 漢 二千石真分憂。”《警世通言·桂員外途窮懺悔》:“ 施公 心懷不忍,一手挽住,拉到觀音殿上來問道:‘ 桂兄 有何傷痛?倘然見教,小弟或可分憂?!?蔡東藩 許廑父 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八三回:“此事本非 朝宗 所宜負(fù)責(zé),但事已至此,也不能不為總統(tǒng)分憂?!?/p>
(2).《漢書·循吏傳序》:“﹝ 孝宣 ﹞常稱曰:‘庶民所以安其田里,而亡嘆息愁恨之心者,政平訟理也,與我共此者,其唯二千石乎?’” 顏師古 注:“謂郡守、諸侯相。”后因以“分憂”代指郡守之職。 唐 白居易 《賀平淄青表》:“臣名參共理,職忝分憂?!?/p>
白居易名句,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慕雨動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