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先秦 韓非及后人《韓非子·飾邪》:
摘自《韓非子·飾邪》
解釋:家中有固定的產(chǎn)業(yè),雖碰到荒年也不致挨餓;國家有穩(wěn)定的法度,雖遇到危難也不致滅亡。
原文摘要:
當(dāng)趙之方明《國律》、從大軍之時,人眾兵強(qiáng),辟地齊、燕;及《國律》滿,用者弱,而國日削矣。當(dāng)燕之方明《奉法》、審官斷之時,東縣齊國,南盡中山之地;及《奉法》已亡,官斷不用,左右交爭,論從其下,則兵弱而地削,國制于鄰敵矣。故曰:明法者強(qiáng),慢法者弱。強(qiáng)弱如是其明矣,而世主弗為,國亡宜矣。語曰:"家有常業(yè),雖饑不餓;國有常法,雖危不亡。"夫舍常法而從私意,則臣下飾于智能;臣下飾于智能,則法禁不立矣。是亡意之道行,治國之道廢也。治國之道,去害法者,則不惑于智能,不矯于名譽(yù)矣。昔者舜使吏決鴻水,先令有功而舜殺之;禹朝諸候之君會稽之上,防風(fēng)之君后至而禹斬之。以此觀之,先令者殺,后令者斬,則古者先貴如令矣。故鏡執(zhí)清而無事,美惡從
注釋參考
常業(yè)
(1).固有之業(yè)。我國古代以農(nóng)業(yè)立國,故特指農(nóng)業(yè)?!俄n非子·飾邪》:“家有常業(yè),雖饑不餓;國有常法,雖危不亡?!?晉 陶潛 《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》詩:“開春理常業(yè),歲功卿可觀?!?/p>
(2).各階層人民的本業(yè);主要的職業(yè)。 宋 曾鞏 《兜率院記》:“古者為治有道,生民各有常業(yè)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太平天囯·太平救世歌》:“敬遵天命,奉之弗遑,各安常業(yè),士農(nóng)工商?!?沙汀 《困獸記》十三:“她的常業(yè),是替市面上的單身漢洗漿衣服,充當(dāng)娘姨奶媽的經(jīng)紀(jì)?!?/p>
國有
國有 (guóyǒu) 為國家政府所擁有 state-owned 國有化 土地國有 鐵路國有 國有企業(yè)常法
(1).固定的法律、制度?!蹲髠鳌の墓辍罚骸?宣子 於是乎始為國政,制事典,zheng{1-1}法罪,辟獄刑,董逋逃,由質(zhì)要,治秩禮,續(xù)常職,出滯淹。既成,以授大傅 陽子 與大師 賈佗 ,使行諸 晉國 ,以為常法。”《韓非子·飾邪》:“家有常業(yè),雖飢不餓;國有常法,雖危不亡。”《魏書·刑罰志》:“諸在議請之外,可悉依常法?!?/p>
(2).通例;通常的原則。 宋 秦觀 《郭子儀單騎見虜賦》:“豈非事方急則宜有異謀,軍既孤則難拘常法。” 章炳麟 《文學(xué)說例》:“是皆取聲類相同,而義則大異,其名實譌變,不可以故訓(xùn)常法限之也。”
(3).謂長久之計。《醒世恒言·大樹坡義虎送親》:“女兒年紀(jì)長成了,把他擔(dān)誤,不是個常法?!薄都t樓夢》第四八回:“天天裝病,也不是常法兒?!眳蝿 独疃└募蕖罚骸肮膺@個樣子到底不是常法?!?/p>
韓非及后人名句,韓非子·飾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