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見儒公憑寄語,數(shù)莖霜鬢已驚秋。
出自唐朝薛逢《送慶上人歸湖州因寄道儒座主》
上人今去白蘋洲,霅水苕溪我舊游。夜雨暗江漁火出,
夕陽沈浦雁花收。閑聽別鳥啼紅樹,醉看歸僧棹碧流。
若見儒公憑寄語,數(shù)莖霜鬢已驚秋。
注釋參考
公憑
官方的證明文件。 宋 蘇軾 《論高麗買書利害札子》:“臣竊謂立條已經(jīng)數(shù)年,海外無不聞知,而 徐積 猶執(zhí)前條公憑,影庇私商,往來海外,雖有條貫,實與無同?!薄对湔隆舨堪恕な胁啊罚骸懊坑龆嵄憋L(fēng)發(fā)時,從舶商經(jīng)所在舶司陳告,請領(lǐng)總司衙門元發(fā)下公據(jù)公憑?!?/p>
寄語
寄語 (jìyǔ) 傳話給某人 send word 寄語紅橋橋下水,扁舟何日尋兄弟?!懹巍稘O家傲·寄仲高》 寄語故人霜鬢
亦作“ 霜髩 ”。白色鬢發(fā)。《樂府詩集·清商曲辭一·子夜四時歌冬歌十二》:“感時為歡嘆,霜鬢不可視?!?宋 蘇軾 《浣溪沙·贈閭丘朝議時還徐州》詞:“霜鬢不須催我老,杏花依舊駐君顏?!?清 姚潛 《雪夜移榻余九迪齋中》詩:“漫放憑空眼,蕭蕭霜鬢新?!?/p>
驚秋
(1).秋令驀地來到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府舍月游》詩:“橫河俱半落,泛露忽驚秋。” 唐 無名氏 《落葉賦》:“見一葉之已落,感四序之驚秋?!?/p>
(2).喻迅速凋零衰敗。 宋 蔡襄 《方山渡口占》:“江上行人空自愁,壯年雙鬢已驚秋?!?宋 蘇轍 《次韻王適送張耒赴壽安尉》:“緑鬢驚秋半欲黃,官居無處覓林塘?!?/p>
薛逢名句,送慶上人歸湖州因寄道儒座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 華住會最新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