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知圣眷與誰同,師號(hào)封題寄梵宮
出自宋代潘閬《送崇教大師惠思?xì)w山》:
受知圣眷與誰同,師號(hào)封題寄梵宮。
為謝國恩來闕下,又承天澤去中山。
禪余靜對(duì)江亭月,吟苦涼生海樹風(fēng)。
若到赤城逢羽客,但言孤鶴在金籠。
注釋參考
受知
受人知遇。 唐 司空?qǐng)D 《書屏記》:“因題記唱和,乃以書受知於 裴公休 ?!?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事始一》:“ 唐 盧光啟 策名后,揚(yáng)歷臺(tái)省,受知於租庸 張濬 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劉文定》:“﹝ 劉文定 ﹞少時(shí)家貧窶……后受知 尹文端 公,首薦博學(xué)宏詞?!?/p>
圣眷
帝王的寵眷。 宋 孫升 《孫公談圃》卷上:“ 周孟陽 春卿 , 英廟 宮僚也,圣眷素厚,書簡以老丈稱之?!?明 宋濂 《應(yīng)制冬日》詩序:“明日,臣 素 以遭逢盛際,光膺圣眷如此,不可無以示后來,乃集其詩為卷而以題辭為屬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知機(jī)引退》:“君側(cè)之謗難防,枕邊之言易入,屢官不拜,圣眷頓衰,嫌隙已成,料難久住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七六回:“你儜想,這是甚么大事,非得弄一個(gè)特旨下來不為功,咱們老中堂圣眷雖隆,只怕也辦不到?!?/p>
師號(hào)
對(duì)道行出眾的僧人所加的稱號(hào)。 宋 司馬光 《諭若訥》:“天下僧受師號(hào)何可勝紀(jì),有能親屈帝筆如 若訥 之光榮者乎!” 宋 蘇軾 《乞子珪師號(hào)狀》:“緣 子珪 先已蒙恩賜紫,欲乞特賜一師號(hào),以旌其能者?!?/p>
封題
(1).物品封裝妥善后,在封口處題簽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七:“ 誕 曰:‘吾膏久致梁上,人安得盜之?’給使曰:‘不然。府君視之?!?誕 殊不信,試為視之,封題如故?!?五代 齊己 《詠茶十二韻》:“封題從澤國,貢獻(xiàn)入 秦 京。” 元 王澮 《江行》詩:“封題兩甕寄白髮,兒涯不是作魚官?!?/p>
(2).特指在書札的封口上簽押。 唐 白居易 《與微之書》:“封題之時(shí),不覺欲曙?!?/p>
(3).引申為書札的代稱。 明 吳寬 《賦黃樓送李貞伯》詩:“暇日登高倘能賦,封題須附冥飛鴻?!?明 汪廷訥 《玉包肚·寄陳藎卿》曲之一:“青溪大隱,托江魚把封題寄頻?!?/p>
(4).猶封奏。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傳書》:“我把這屠龍寳劍認(rèn)真提,先斬戮后封題?!?/p>
梵宮
原指梵天的宮殿。后多指佛寺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瑞石像銘》:“永言鷲室,棲誠梵宮?!?唐 王勃 《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》:“梵宮霞積,香閣星浮?!?元 耶律楚材 《憩解州邵薛村洪福院》詩:“天兵南出 武陽東 ,暫解征鞍憩梵宮。” 清 李漁 《憐香伴·僦居》:“寳菴花竹成林,闌干曲折,不似梵宮結(jié)構(gòu),竟像人家的書舍一般?!?/p>
潘閬名句,送崇教大師惠思?xì)w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