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因聞所聞而來,不為見所見而去
出自宋代樓鑰《戲贈(zèng)怡云平老》:
深山中拔出閑身,鬧市里尋得靜處。
相逢了白話三通,那個(gè)是末后一句。
不因聞所聞而來,不為見所見而去。
嶺上白云君自怡,何時(shí)許得同龕住。
注釋參考
所聞
所聽到的;所知道的?!渡叹龝じā罚骸胺虺H税灿诠柿?xí),學(xué)者溺于所聞?!薄稘h書·劉向傳》:“臣幸得託肺附,誠(chéng)見陰陽不調(diào),不敢不通所聞?!?晉 陶潛 《桃花源記》:“問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 漢 ,無論 魏 晉 。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。皆嘆惋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孫文定公》:“人君耳習(xí)於所聞,則喜諛而惡直?!?/p>
而來
以來?!赌印ぜ鎼巯隆罚骸胺蜿?泰山 以超 江河 ,自古及今,生民而來,未嘗有也?!薄睹献印けM心下》:“由 孔子 而來,至於今百有餘歲?!?宋 范仲淹 《天章閣待制王公墓志銘》:“又用兵而來,吏民??唷!?/p>
不為
(1).不做;不干?!对姟ばl(wèi)風(fēng)·淇奧》:“善戲謔矣,不為虐兮?!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盀殚L(zhǎng)者折枝,語人曰:‘我不能’,是不為也,非不能也。” 宋 曾鞏 《寄歐陽舍人書》:“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;又以其子孫之所請(qǐng)也,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,於是乎銘始不實(shí)?!?/p>
(2).謂收成不好?!赌印るs守》:“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、歲不為?!?王念孫 《讀書雜志·墨子六》:“‘歲不為’,猶《玉藻》言年不順成也。”《淮南子·本經(jīng)訓(xùn)》:“是故上下離心,氣乃上蒸,君臣不和,五穀不為。” 高誘 注:“不為,不成也。”
(3).不算,不是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夫璿玉致美,不為池隍之寶;桂椒信芳,而非園林之實(shí)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》:“先破后承,始開終結(jié),內(nèi)分八股,股股相對(duì),繩墨不為不嚴(yán)矣。”
(1).不因?yàn)??!盾髯印ぬ煺摗罚骸疤煨杏谐?,不?堯 存,不為 桀 亡?!?漢 東方朔 《答客難》:“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,地不為人之惡險(xiǎn)而輟其廣,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?!?宋 周邦彥 《浣溪沙》詞:“不為蕭娘舊約寒,何因容易別 長(zhǎng)安 。”
(2).不為了?!稘h書·揚(yáng)雄傳下》:“蓋聞圣主之養(yǎng)民也,仁霑而恩洽,動(dòng)不為身?!?顏師古 注:“言憂百姓也?!?/p>
所見
(1).看到的?!稌x書·嵇康傳》:“何所聞而來?何所見而去?” 唐 韓愈 《謝自然詩》:“入門無所見,冠屨同蛻蟬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孫文定公》:“人君耳習(xí)於所聞,則喜諛而惡直;目習(xí)於所見,則喜柔而惡剛?!?/p>
(2).猶見解;意見?!稘h書·儒林傳·嚴(yán)彭祖》:“ 孟 弟子百餘人,唯 彭祖 、 安樂 為明,質(zhì)問疑誼,各持所見?!?唐 韓愈 《論孔戣致仕狀》:“蒙陛下厚恩,茍有所見,不敢不言?!?明 葉盛 《水東日記·奏請(qǐng)午朝》:“惜乎當(dāng)時(shí)外間諸公所見不同,反不足以副其意耳?!?/p>
樓鑰名句,戲贈(zèng)怡云平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窈窕溪山狹徑通,輕輿飛幰御東風(fēng)作者:程公許作品:正月二十五日過真溪見桃花
- 是中聊可外形骸,官閑方轡相與來
- 莫遣金樽空對(duì)月,滿斟高唱混流年
- 溪山掩映,水煙搖曳,幾簇漁樵舍作者:石孝友作品:青玉案·征鴻過盡秋容
- 海近云氣昏,禹跡開茫茫作者:顏發(fā)作品:待潮顧浦宿耕者張欽舍
- 獨(dú)對(duì)梅花坐,枝頭數(shù)點(diǎn)開作者:顧逢作品:訪上文質(zhì)西塾
- 纏頭三百萬,不買一微哂。作者:蘇軾作品:李公擇過高郵見施大夫與孫莘老賞花詩憶與仆
- 俗眼驟驚銀可粉,天心忍用玉如塵作者:仲并作品:繼韻耿時(shí)舉寄示往歲梅雪
- 樓志幻全體作者:胡仲弓作品:長(zhǎng)人詩
- 荔子親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