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氣均三殿,恩頒出正衙
出自宋代周必大《慶東宮生辰二十韻》:
二圣仁無敵,元良敬有加。
一丁昌火運(yùn),三合聚皇家。
帝子初朱芾,天孫更綠車。
東儲(chǔ)今啟誦,重慶昔勛華。
異表溫而厲,英辭正且葩。
日三朝蠖濩,明兩照幽遐。
周鮑吾何嗜,齊蒿爾自邪。
金昭全粹質(zhì),玉裕絕纖瑕。
唐范刊訛謬,丘經(jīng)辨等差。
處心宗淡泊,論樂鄙淫哇。
摛藻書盈軸,穿楊箭列靫。
共知文武備,頻拜圣神嘉。
盤露清承掌,窗風(fēng)冷度紗。
佳辰蓂四葉,樂歲粟千秅。
呈瑞芝生草,延年菊試花。
震維春不老,鶴禁壽無涯。
喜氣均三殿,恩頒出正衙。
流香傳御酒,七寶簇宮茶。
釘坐麟為脯,堆盤棗勝瓜。
子生同九月,魯國謾多夸。
注釋參考
喜氣
喜氣 (xǐqì) 高興的神色或氣氛 joy or jubilation 滿臉喜氣洋洋三殿
(1).即 唐 大明宮 之 麟德殿 ?!队窈!m室·唐三殿》:“ 三殿 者, 麟德殿 也。一殿而有三面,故名。亦曰 三院 。結(jié)鄰 鬱儀樓 即 三殿 之東西廊也?!?唐 杜甫 《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》詩:“詔從 三殿 去,碑到百蠻開?!?唐 韓愈 《李公墓志銘》:“十三年,公與 忠武軍 節(jié)度使司空 光顏 、 邠寧 節(jié)度使尚書 釗 ,俱來朝,上為之燕 三殿 ?!?/p>
(2).指皇宮中的三大殿。亦借指皇宮。 宋 王安石 《送鄆州知府宋諫議》詩:“通班三殿邃,徙部十城兼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國初定三院》:“至 順治 戊戌,始復(fù) 明 制,改設(shè) 中和殿 、 保和殿 、 武英殿 、 文華殿 、 文淵閣 、 東閣 諸大學(xué)士名。 乾隆 戊辰,特旨罷 中和殿 大學(xué)士,改為 體仁閣 ,以配三殿三閣之名焉?!?/p>
(3). 宋 時(shí)太皇太后在世,與皇太后、皇后并稱三殿;若無太皇太后,則天子與太后、皇后亦稱三殿。 宋 錢愐 《錢氏私志》:“上同三殿徐登步輦還內(nèi)?!?宋 程大昌 《演繁露·三宮三殿》:“國朝有太皇太后時(shí),并皇太后、皇后稱三殿,其后,乘輿行幸,奉太后,偕皇后以出,亦曰三殿?!?/p>
正衙
唐 宋 時(shí)正式朝會(huì)聽政的處所。 唐 白居易 《紫毫筆》詩:“臣有奸邪正衙奏,君有動(dòng)言直筆書?!薄杜f唐書·地理志一》:“ 明堂 之西有 武成殿 ,即正衙聽政之所也。” 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八:“ 丹鳳 之內(nèi)曰 含光殿 ,每至大朝會(huì),則御之。次曰 宣政殿 ,謂之正衙,朔望大冊拜,則御之。次曰 紫宸殿 ,謂之上閤,亦曰內(nèi)衙,奇日視朝則御之?!薄顿Y治通鑒·后唐明宗天成元年》:“丁巳,初令百官正衙常朝外,五日一赴內(nèi)殿起居。”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太宗淳化二年》:“今之 文德殿 ,即 唐 之 宣政殿 也,在 周 為中朝,在 漢 為前朝,在 唐 為正衙?!?/p>
周必大名句,慶東宮生辰二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