傍柳行烏紗翠濕,踏花去馬蹄香細(xì)
出自元代湯舜民《【正宮】脫布衫帶小梁州 四景為儲公子賦鳳陽人春》:
問春來何處忘機(jī)?小奚奴相趁相隨。
傍柳行烏紗翠濕,踏花去馬蹄香細(xì)。
。
翠幄銀屏錦繡圍,莫放春歸。
人生七十古來稀,便做道一百歲,能幾度醉如。
泥!韶華迅速難拘系,杜鵑聲只在樓西。
北海樽,東山妓。
春風(fēng)天地,何。
日不寒夜。
夏。
問夏來何處徜徉?閑遙遙傲煞羲皇。
啜□碗清冰蔗漿,臥藤簟翠ブ綃帳。
。
細(xì)柳垂絲過粉墻,滿地清涼。
金河流水玉蓮香,微風(fēng)蕩,香滿看書窗。
《離騷》讀罷空惆悵,嘆獨(dú)醒誰吊羅江?角黍盤,菖蒲釀。
榴花亭上,來日慶。
端陽。
秋。
問秋來何處盤游?醉鄉(xiāng)中羅列珍羞。
巨口鱸紅姜素藕,團(tuán)臍蟹錦橙黃柚。
。
丹桂開花滿樹頭,金粟嬌柔。
玎簾幕不垂鉤,天香透,無地不風(fēng)流。
亭臺凈掃無纖垢,勝當(dāng)年庚亮南樓。
傳畫燭,焚金獸。
碧天如晝,今夜賞中秋。
冬。
問冬來何處從容?千金裘五彩蒙茸。
魚游錦重衾密擁,駝絨氈軟簾低控。
。
攬碎銀河戰(zhàn)玉龍。
鱗甲琮琮。
樓臺上下水晶宮,堪題詠,人在畫圖中。
昏昏一枕梅花夢,覺來囑咐山童:柏葉杯,椒花頌。
管弦齊動,明日送殘冬。
。
注釋參考
烏紗
(1).指古代官員所戴的烏紗帽。 唐 皮日休 《夏景沖淡偶然作》詩:“祗隈蒲褥岸烏紗,味道澄懷景便斜?!?宋 王禹偁 《<李太白真贊>序》:“龍竹自攜,烏紗不整;異貌無匹,華姿若生?!薄镀缴嚼溲唷返谝换兀骸昂嚷曃唇~,只見班部中閃出一官,烏紗象簡,趨跪丹墀?!?/p>
(2).泛指官帽。 清 洪楝園 《后南柯·辭職》:“想當(dāng)年司憲護(hù)高牙,誤軍事褫烏紗,如爐王法便追拿?!眳⒁姟?烏紗帽 ”。
(3).借指官位。 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與之大夫》:“覷了這人情笑殺,可道當(dāng)今底是識烏紗。”參見“ 烏紗帽 ”。
(4).黑紗織物。參見“ 烏紗髻 ”。
踏花
亦作“?;ā?。1.踏青,游春。 五代 譚用之 《寄閻記室》詩:“鼇逐玉蟾攀桂上,馬隨青帝踏花歸?!?宋 劉過 《祝英臺近·同妓游帥司東園》詞:“晚來約住青驄,?;w去,亂紅碎,一庭風(fēng)月?!?明 湯顯祖 《送牛光山暫歸涇陽》詩:“獻(xiàn)歲客殘同署曉,兼春人憶踏花時(shí)?!?唐弢 《創(chuàng)作漫談·不做落第秀才》:“有一次,出的畫題是‘踏花歸去馬蹄香’,‘踏花’只是游春的意思,這一點(diǎn)容易畫……惟有‘香’是抽象的東西,很難從畫面上表現(xiàn)?!?/p>
(2).佛經(jīng)故事:昔有 南窟仙人 ,見鹿產(chǎn)一女,即取歸撫養(yǎng),長大成人,惟腳似鹿,是為鹿女。一日,因洞中火熄,命鹿女往 北窟仙人 處取火。 北窟仙人 見鹿女行處步跡皆有蓮花,因與鹿女言:繞我舍七匝,當(dāng)與汝火。鹿女如其所言,遂取火而去。參閱《雜識藏經(jīng)》卷二《鹿女夫人》。后因以“踏花”謂鹿女步行,足跡狀如蓮花。 唐 王維 《游感化寺》詩:“雁王銜果獻(xiàn),鹿女踏花行?!?/p>
馬蹄香
杜衡的別名。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藥議》:“東方南方所用細(xì)辛,皆杜衡也。又謂之馬蹄香?!?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三·杜衡》﹝釋名﹞引 蘇恭 曰:“杜衡,葉似葵,形似馬蹄,故俗名馬蹄香。”
湯舜民名句,【正宮】脫布衫帶小梁州 四景為儲公子賦鳳陽人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