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白居易《偶作二首》
擾擾貪生人,幾何不夭閼。
遑遑愛名人,幾何能貴達。
伊余信多幸,拖紫垂白發(fā)。
身為三品官,年已五十八。
筋骸雖早衰,尚未苦羸(輟左換忄)。
資產(chǎn)雖不豐,亦不甚貧竭。
登山力猶在,遇酒興時發(fā)。
無事日月長,不羈天地闊。
安身有處所,適意無時節(jié)。
解帶松下風(fēng),抱琴池上月。
人間所重者,相印將軍鉞。
謀慮系安危,威權(quán)主生殺。
焦心一身苦,炙手旁人熱。
未必方寸間,得如吾快活。
日出起盥櫛,振衣入道場。
寂然無他念,但對一爐香。
日高始就食,食亦非膏粱。
精粗隨所有,亦足飽充腸。
日午脫巾簪,燕息窗下床。
清風(fēng)颯然至,臥可致羲皇。
日西引杖屨,散步游林塘。
或飲茶一盞,或吟詩一章。
日久多不食,有時唯命觴。
何以送閑夜,一曲秋霓裳。
一日分五時,作息率有常。
自喜老后健,不嫌閑中忙。
是非一以貫,身世交相忘。
若問此何許,此是無何鄉(xiāng)。
注釋參考
謀慮
謀慮 (móulǜ) 計劃,思考 plan and consider 對事情的計劃考慮 consider 這人很有謀慮安危
安危 (ānwēi) 平安和危險 safety or danger 奮勇?lián)尵饶缢畠和?不顧自己的安危威權(quán)
(1).威勢和權(quán)力?!豆茏印しǚā罚骸胺ㄖ仂睹?,威權(quán)貴於爵祿。”《漢書·藝文志》:“《春秋》所貶損大人,當(dāng)世君臣,有威權(quán)勢力,其事實皆形於傳,是以隱其書而不宣?!?宋 歐陽修 《準(zhǔn)詔言事上書》:“自古人君,英雄如 漢武帝 ,聰明如 唐太宗 ,皆知用此三術(shù),而自執(zhí)威權(quán)之柄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一一一回:“ 髦 ( 曹髦 )畏威權(quán),只得從之。” 蔣光慈 《北京》詩:“ 東交民巷 的洋房嶄然, 東交民巷 有無上的威權(quán)?!?/p>
(2).猶權(quán)威。 李大釗 《再論新亞細亞主義》:“我們應(yīng)該在那威勢煊赫的中間,看出真理的威權(quán)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<浮士德與城>后記》:“Lunacharski又是音樂和戲劇的大威權(quán)?!?/p>
生殺
(1).指萌生凋落、昭蘇伏蟄、陰陽消長等自然規(guī)律。《莊子·天運》:“怨恩取與諫教生殺八者,正之器也。” 成玄英 疏:“應(yīng)青春以生長,順?biāo)厍镆詺⒘P?!?唐 白居易 《桐花》詩:“地氣反寒暄,天時倒生殺?!?宋 沉括 《夢溪補筆談·象數(shù)》:“凡積月以為時,四時以成歲,陰陽消長,萬物生殺變化之節(jié),皆主於氣而已?!?/p>
(2).生與死;生或死?!读凶印ぶ苣峦酢罚骸瓣庩柧銐褎t夢生殺?!?張湛 注:“陰陽以和為用者也,抗則自相利害,故或生或殺也?!?/p>
(3).決定生與死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王道通三》:“人主立于生殺之位,與天共持變化之勢?!?宋 蘇轍 《唐論》:“古者諸侯大國或數(shù)百里,兵足以戰(zhàn),食足以守,而其權(quán)足以生殺?!?明 宋濂 《寓言》之二:“生殺之柄,弗累於手;安危之心,弗繫於心?!?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·上海文壇上的鬼魅》:“因為他們正握著涂抹的筆尖、生殺的權(quán)力。”
(4).指生殺之權(quán)?!吨軙だ钯t傳》:“今位居上列,爵邁通侯,受委方面,生殺在手?!?宋 蘇軾 《觀杭州鈐轄歐育刀劍戰(zhàn)袍》詩:“書生只肯坐帷幄,談笑毫端弄生殺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滇軍政府討滿洲檄》:“生惡因於郡縣,生殺操之墨吏,刑部不知,按察不問?!?/p>
白居易名句,偶作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