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九成《盆中石菖蒲》:
清姿水石間,相得不可無。
如人飽道義,其色長敷腴。
不受塵土覆,自與人世殊。
我何愛軒冕,冒昧名利涂。
圣人惡潔身,名士多自汙。
理亦顧其可,未應如此拘。
往往不知者,假此為穿窬。
吾方存胸中,未敢執(zhí)一隅。
姑從吾所好,誰能復改圖。
不若歸去來,無愧石上蒲。
注釋參考
道義
道義 (dàoyì) 道德和正義 morality and justice 道義上的支持色長
宋 元 教坊司管理樂工的屬官。 宋 灌圃耐得翁 《都城紀勝·瓦舍眾伎》:“色有色長,部有部頭?!薄端问贰分臼摺罚骸敖谭唬倦`宣徽院,有使、副使、判官、都色長、色長?!?元 關漢卿 《金線池》第四折:“ 張千 ,你取我俸銀二十兩,付與教坊司色長?!?/p>
敷腴
喜悅貌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擬<行路難>》之五:“人生苦多歡樂少,意氣敷腴在盛年?!?唐 杜甫 《遣懷》詩:“憶與 高 李 輩,論交入酒壚,兩公壯藻思,得我色敷腴?!?仇兆鰲 注:“敷腴,喜悅之色?!?宋 蘇軾 《程德孺惠海中柏石兼辱佳篇輒復和謝》:“嵐薰瘴染卻敷腴,笑飲貪泉獨繼 吳 ?!?/p>
張九成名句,盆中石菖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