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樞才《挽薛艮齋》:
耆舊襄陽傳,風(fēng)流月旦評。
此翁尤間出,當(dāng)代總銷聲。
遇事皆迎刃,游談可伐兵。
孰知死諸葛,英氣凜如生。
注釋參考
遇事
遇事 (yùshì) 碰上變化或情況 when anything crops 遇事多想再做迎刃
迎向刀鋒。喻不可阻擋之勢。 唐 李華 《河南府參軍廳壁記》:“如川決防,如竹迎刃。” 明 瞿式耜 《馬進(jìn)忠大捷疏》:“今冬先克 武岡 ,使我恢 永 取 寶 之兵,皆有迎刃破竹之勢?!?/p>
游談
(1).游說。《戰(zhàn)國策·趙策二》:“ 秦陽君 妬大王不得任事,是以外賓客游談之士,無敢盡忠於前者。”《漢書·鄒陽傳》:“圣王底節(jié)修德,則游談之士歸義思名?!?/p>
(2).閑談;清談?!逗鬂h書·周勰傳》:“至 延熹 二年,乃開門延賓,游談宴樂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列傳》:“其間則有生無令聞,死無異蹟,用使游談?wù)呙裔缙涫?,講習(xí)者罕記其名,而虛班史傳,妄占篇目。” 宋 葉適 《治勢上》:“若夫五胡之亂, 西晉 之傾覆,此其患特起於公卿子弟,里巷書生游談聚論,沉湎淫佚而已?!?/p>
(3).謂言談浮夸不實(shí)。 宋 曾鞏 《序越州鑒湖圖》:“今謂湖不必復(fù)者,曰湖田之入既饒矣,此游談之士為利於侵耕者言之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》:“監(jiān)司無檢察之人,守將非選擇之吏,轉(zhuǎn)徙之亟,既難於考績,而游談之眾,因得以亂真?!?/p>
(4).稱揚(yáng)。 宋 葛立方 《韻語陽秋》卷四:“ 唐 朝人士,以詩名者甚眾,往往因一篇之善,一句之工,名公先達(dá),為之游談延譽(yù),遂至聲聞四馳。” 明 楊慎 《<四川總志>序》:“自 漢 而下,文章之盛無出於四子矣,然豈徒四??純y游談為譽(yù)哉!”
(1).猶游說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疑古》:“凡有游談專對獻(xiàn)策上書者,莫不引為端緒,歸其的準(zhǔn)?!?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佔(zhàn)畢三》:“然則叩馬之諫, 太史氏 所采據(jù),果何書也……蓋 戰(zhàn)國 游談之口,而 遷 信之太果也?!?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稿·鄉(xiāng)興賢能論》:“ 齊 能用 管敬仲 、 寧戚 , 秦 能用 由余 、 百里奚 , 楚 能用 觀丁父 、 彭仲爽 ,善矣。 戰(zhàn)國 因之,招延游談之士夫。”
(2).交游閑談。 宋 王象之 《<輿地紀(jì)勝>序》:“然不過辨古今,析同異……資游談而夸辯博,則有之矣?!?明 陸深 《燕閑錄》:“轉(zhuǎn)徙之亟,既難於考績,而游談之眾,因得以亂真?!?清 梁紹壬 《兩般秋雨盦隨筆·蔡木龕》:“又好游談,一邱壑之勝,必窮其境而后已?!?/p>
(3).古代博戲名。 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(bǔ)》卷下:“今之博戲……又有小雙陸、圍透、大點(diǎn)、小點(diǎn)、游談、鳳翼之名。”
伐兵
謂通過兩軍對戰(zhàn)而取勝?!秾O子·謀攻》:“故上兵伐謀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?!?李筌 注:“臨敵對陳,兵之下也?!?梅堯臣 注:“以戰(zhàn)勝?!?/p>
陳樞才名句,挽薛艮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萌寵召喚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