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奧三百篇,挹取欲無藝
出自宋代陳造《次韻胡學(xué)長喜雨》:
胡君著述間,動作千載計。
雅奧三百篇,挹取欲無藝。
一源發(fā)至醇,萬象赴傲睨。
平生笑此癖,論交惜晚歲。
君詩信入神,我眼本無翳。
屈膝邢娥前,酬贈慚丑戾。
憶初拜雩壇,遽恐枵腹斃。
徒然陰樞縱,寧止乾胏噬。
敢徐救焚步,頗徇非鬼祭。
端知世興道,密若有司契。
神孚圣君德,家汀良牧惠。
天人隔顯幽,論理不論勢。
朝來望阡陌,白水漲天際。
歌呼滿中田,不勉渠自勵。
黍稌分后先,稂稗易耘薙。
清泉向小歉,比屋念遺穧。
饑飽巧相補(bǔ),上帝亦已諦。
老夫辦疊期,是恩良不細(xì)。
仙曹有佳招,天閽不堅閉。
長安粟一囊,或許引前例。
不然買青山,補(bǔ)破仍茹糲。
出處顧何心,一漚寓斯世。
眾雛能稼穡,暇日訓(xùn)孝悌。
相望渺海涯,恩勤未渠替。
張侯本萬中,蘇子勞再說。
排霄眄世儒,笑閱風(fēng)外帶。
草麻侍金鑾,云空澹溶泄。
丈夫要特達(dá),不必須援系。
即今轉(zhuǎn)圜句,可薦五方帝。
如今縣麻雨,立見萬生濟(jì)。
注釋參考
雅奧
典雅深奧。 唐 楊炯 《<王勃集>序》:“甄正樂府,取其雅奧為三百篇以續(xù)《詩》。” 明 宋濂 《<丹崖集>序》:“人以艱深文淺近者示之,則曰,是誠古文哉,何其雅奧而不羣也!” 清 章學(xué)誠 《文史通義·言公中》:“ 秦 漢 石刻,款識奇古,文字雅奧,為后世所不可得者哉!”
三百篇
相傳《詩》三千余篇,經(jīng) 孔子 刪訂存三百一十一篇。內(nèi)六篇有目無詩,實有詩三百零五篇,舉其成數(shù)稱三百篇。后即以“三百篇”為《詩經(jīng)》代稱?!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啊对姟啡倨蟮仲t圣發(fā)憤之所為作也。” 唐 韓愈 《薦士》詩:“周《詩》三百篇,雅麗理訓(xùn)誥?!?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二:“所謂言近意遠(yuǎn),合三百篇之旨也?!?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話》卷十一:“予謂三百篇正不必作經(jīng)讀。只以讀古詩樂府之法讀之,真足陶冶性靈,益人風(fēng)趣不少?!?姚華 《論文后編》:“三百篇,詩之古者也,風(fēng)土人情,政事所詳,猶地志然?!?/p>
挹取
汲取。 清 王夫之 《夕堂永日緒論外編》三四:“不博極古今四部書,則雖有思致,為俗軟活套所淹殺,止可求售於俗吏,而牽帶泥水,不堪挹取?!薄痘ㄔ潞邸返谖迨兀骸办妒欠胖垤度f六千頃之 太湖 ,挹取其風(fēng)雨波濤出沒之理趣?!?郭沫若 《天地玄黃·序<美術(shù)考古一世紀(jì)>》:“不必過分拘泥于形跡,而只挹取書中的精神?!?/p>
無藝
(1).沒有定法;沒有常道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安汲o藝,徵斂無度?!?杜預(yù) 注:“藝,法制也。言布政無法制。”《國語·越語下》:“后無陰蔽,先無陽察,用人無藝。” 王引之 《經(jīng)義述聞·國語下》:“‘用人無藝’者,人猶眾也。言用眾之道無常也?!?/p>
(2).沒有極限或限度。《國語·晉語八》:“ 桓子 驕泰奢侈,貪慾無藝?!?韋昭 注:“藝,極也?!?宋 蘇轍 《請戶部復(fù)三司諸案札子》:“利權(quán)一分,用財無藝。”《明史·張四維傳》:“文武諸臣,不達(dá)朝廷勵精本意……致徵斂無藝,政令乖舛?!?嚴(yán)復(fù) 《<法意>按語》一五九:“至于今世,貧富相差,其在墨守之國,猶之小耳。若夫 歐 美 二洲,愈益無藝?!?/p>
(3).沒有文才?!侗笔贰り栃葜畟鳌罚骸白?辟彊 ,字 君大 ,性疎脫,又無藝, 休之 亦引入 文林館 ,為時人所嗤鄙?!?/p>
陳造名句,次韻胡學(xué)長喜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