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趙師俠《永遇樂》
金昊行秋,季商回律,天氣佳處。瑞應皇家,祥開圣旦,寶歷綿基祚。瑤池人祝,鈞天樂奏,湛露宴均寰宇。萬花覆、千官盡醉,盛事頓超今古。中興天統(tǒng),四三傳序,揖遜自歸明主。黃屋非心,蘿圖有永,遠付當今主。希夷高蹈,壽康長保,五世祖孫歡聚。尊之至,千秋令節(jié),萬年圣父。
注釋參考
中興
中興 (zhōngxīng) 通常指國家由衰退而復興 resurgence of a country 國家中興 中興機會?!巍?文天祥《后序》天統(tǒng)
(1).“三統(tǒng)”之一。 周 正建子,稱天統(tǒng)。《禮記·檀弓上》“ 周 人尚赤” 鄭玄 注“以建子之月為正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建子之月為正者,謂之天統(tǒng)?!?/p>
(2).稱建子之月。 宋 蘇軾 《賀鄰帥及監(jiān)司冬至啟》:“月臨天統(tǒng),首冠於三正?!?/p>
(3).天之統(tǒng)緒;天之正統(tǒng)?!妒酚洝じ咦姹炯o論》:“故 漢 興,承敝易變,使人不倦,得天統(tǒng)矣?!薄稘h書·高帝紀贊》:“ 漢 承 堯 運,德祚已盛,斷蛇著符,旗幟上赤,協(xié)于火德,自然之應,得天統(tǒng)矣。” 唐 王維 《上張令公》詩:“天統(tǒng)知 堯 后,王章笑 魯 初。”
(4).指皇統(tǒng),帝位。《宋書·殷景仁傳》:“奉天統(tǒng)者,每屈情以申志?!?宋 王安石 《笏記》:“伏惟皇帝陛下,紹膺天統(tǒng),遵養(yǎng)圣功,旁招俊良,橫及疏賤?!?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瓊林》:“四時樂時雍,圣主垂衣御天統(tǒng)?!?/p>
(5).猶天道,天理?!逗鬂h書·郎顗傳》:“夫求賢者,上以承天,下以為人。不用之,則逆天統(tǒng)、違人望。逆天統(tǒng)則災眚降,違人望則化不行?!?/p>
四三
猶三四。表示為數(shù)不多?!稌o逸》:“自時厥后,亦罔或克壽;或十年,或七八年,或五六年,或四三年。”《宋史·李穀昝居潤等傳論》:“ 五季 為國,不四三傳輒易姓,其臣子視事君,猶傭者焉,主易則他役,習以為常?!?/p>
傳序
謂父死子繼,世代相傳?!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叭瘴蚁染?共王 引領(lǐng)北望,日月以冀,傳序相授,于今四王矣?!?唐 元稹 《贈烏重胤父承玼等》:“肆我 高祖武皇帝 傳序累圣,逮予沖人?!?清 劉大櫆 《程府君墓志銘》:“奕奕 程 宗,世繼其美,傳序及君,令德愷悌?!?/p>
揖遜
(1).猶揖讓。賓主相見的禮儀。 宋 葉適 《外論一》:“自 景德 元年與 契丹 盟,更六圣百二十年,聘使往來,天子親與之揖遜於庭,未嘗一日敗盟約也?!?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議論》:“ 張蕓叟 詩評亦云:如大排筵席,二十四味,終日揖遜,求其適口者,少矣?!?明 陳繼儒 《讀書鏡》卷三:“ 明道 先生嘗至禪寺,僧方飯,見趨進揖遜之盛,嘆曰:‘三代威儀盡在是矣?!?/p>
(2).猶揖讓。禪讓。 宋 魏泰 《東軒筆錄》卷三:“翰林學士 葉清臣 等言:‘本朝以揖遜得天下,而 淑 ( 李淑 )誣以干戈,且臣子非所宜言?!薄镀邍呵锲皆挕肪砩希骸澳?唐 虞 之高風,思揖遜於政權(quán)。” 明 李贄 《答耿中丞論淡書》:“ 勛 華 之盛,揖遜之隆,比之三家村里甕牖酒人,真不啻幾千萬里矣?!?/p>
自歸
自行投案;自行歸順?!妒酚洝び蝹b列傳》:“ 解 使人微知賊處。賊窘自歸,具以實告 解 ?!薄稘h書·王莽傳上》:“ 竦 與 崇 族父 劉嘉 詣闕自歸, 莽 赦弗罪?!薄缎挛宕贰鞘兰摇钚忻堋罚骸?遇 疑不受命, 再用 圍之, 隆演 使客將 何蕘 諭 遇 使自歸。”
明主
賢明的君主?!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懊涝?,渢渢乎!大而婉,險而易行,以德輔此,則明主也?!薄妒酚洝ご炭土袀鳌罚骸俺悸劽髦鞑谎谌酥?,而忠臣有死名之義?!?魯迅 《故事新編·采薇》:“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,做著祭酒,因為知道天命有歸,便帶著五十車行李和八百個奴婢,來投明主了?!?/p>
趙師俠名句,永遇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