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年烏府內(nèi),何處逐鳧歸。
出自唐朝劉商《送林袞侍御東陽秩滿赴上都》
幾年烏府內(nèi),何處逐鳧歸。關(guān)吏迷驄馬,銅章累繡衣。
野亭山草綠,客路柳花飛。況復(fù)長安遠(yuǎn),音書從此稀。
注釋參考
烏府
《漢書·朱博傳》:“是時御史府吏舍百餘區(qū),井水皆竭;又其府中列柏樹,常有野烏數(shù)千棲宿其上,晨去暮來,號曰‘朝夕烏’?!焙笠蚍Q御史府為“烏府”。 唐 林寬 《寄省中知己》詩:“門掩清曹晚,靜將烏府鄰。” 宋 蘇軾 《錢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》詩:“烏府先生鐵作肝,霜風(fēng)捲地不知寒?!?清 顧炎武 《哭李侍御灌溪先生模》詩:“落照辭烏府,秋風(fēng)散赤墀?!?/p>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劉商名句,送林袞侍御東陽秩滿赴上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