頓覺有生皆幻夢,更尋無地避塵氛
出自宋代黃希武《龜山禪寺贈僧柏庭》:
出世無心與世聞,好將蹤跡遠離群。
別來滄海孤舟月,歸去青山半榻云。
頓覺有生皆幻夢,更尋無地避塵氛。
東林蓮社詩盟在,相送河橋已夕曛。
注釋參考
頓覺
佛教語。猶頓悟。 元 鄧文原 《重刻<禪源詮>序》:“自頓覺至成佛,十重為浄;自不覺至受報,十重為染?!眳⒁姟?頓悟 ”。
有生
有生 (yǒushēng) 有生命者,指人類 human being 有生之初。——清· 黃宗羲《原君》幻夢
幻夢 (huànmèng) 虛無飄渺的夢幻世界 fantasy;dream;illusion 幻夢難以成真無地
(1).沒有地方;沒有土地?!稇?zhàn)國策·趙策三》:“來年 秦 復求割地,王將予之乎?不與,則是棄前貴而挑 秦 禍也;與之,則無地而給之?!薄痘茨献印ぬ┳逵枴罚骸按河曛嗳f物也,渾然而流,沛然而施,無地而不澍,無物而不生?!?/p>
(2).沒有大地。 漢 揚雄 《法言·孝至》:“父母,子之天地歟!無天何生?無地何形?”
(3).猶言看不見地面。形容位置高渺或范圍廣袤。《楚辭·遠游》:“下崢嶸而無地兮,上寥廓而無天。視儵忽而無見兮,聽惝怳而無聞?!薄段倪x·王屮<頭陀寺碑文>》:“飛閣逶迤,下臨無地?!?張銑 注:“言閣高下臨,見地若無也。”《何典》第一回:“一面正臨著苦海,真是上徹重霄,下臨無地?!?/p>
(4).猶言至極;不盡。形容無限喜愛、惶恐、驚喜、感愧等感情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<王文憲集>序》:“若乃統(tǒng)體必善,綴賞無地;雖 楚 趙 羣才, 漢 魏 眾作,曾何足云!” 唐 劉禹錫 《謝分司東都表》:“伏奉今月十九日制書,授臣太子賓客,分司東都者,寵命自天,戰(zhàn)越無地?!薄度龂酒皆挕肪砩希骸?曹操 讀罷書,歡喜無地?!?冰心 《寄小讀者》五:“我感激至于無地?!?/p>
避塵
(1).《晉書·王導傳》:“時 亮 ﹝ 庾亮 ﹞雖居外鎮(zhèn),而執(zhí)朝廷之權,既據(jù)上流,擁強兵,趣向者多歸之。 導 內不能平,常遇西風塵起,舉扇自蔽,徐曰:‘ 元規(guī) 塵污人?!焙笠浴氨軌m”指代其事。 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但知 安石 ( 謝安 )之賭墅,何止 元規(guī) ( 庾亮 )之避塵?!?/p>
(2).避開塵俗。 明 袁宏道 《偶成》詩:“佛大剛盈尺,山高也避塵?!?/p>
黃希武名句,龜山禪寺贈僧柏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