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鄭鏦《邯鄲俠少年》
夜渡濁河津,衣中劍滿身。兵符劫晉鄙,匕首刺秦人。
執(zhí)事非無膽,高堂念有親。昨緣秦苦趙,來往大梁頻。
注釋參考
兵符
(1) [commander's tally]∶古時調(diào)遣軍隊的憑證
嬴聞 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(nèi)。——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
(2) [book on the art of War]∶兵書
天遣玄女下,受 黃帝兵符,伏 蚩尤。——《史記·五帝本紀(jì)》
詳細(xì)解釋(1).古代調(diào)兵遣將用的一種憑證。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 嬴 ( 侯嬴 )聞 晉鄙 之兵符常在王臥內(nèi),而 如姬 最幸,出入王臥內(nèi),力能竊之?!?唐 劉禹錫 《汴州刺史廳壁記》:“ 長慶 四年,詔書命 河南 尹 敦煌 令狐公 來蒞來刺,錫之介圭、使印、兵符?!本﹦ 度∧峡ぁ返谑膱觯骸叭绱?南郡 城池兵符印信,一并交與先生掌管,本帥帶兵出城助戰(zhàn)去也?!?/p>
(2).借指兵權(quán)?!赌鲜贰⒕鳌罚骸?敬通 當(dāng) 更始 世,手握兵符,躍馬肉食?!?清 洪楝園 《后南柯·立約》:“手握兵符自主張。” 子虛子 《湘事記·軍事篇一》:“ 忠浩 頗負(fù) 湘 望,既握兵符,隱以 曾國藩 平 洪 楊 自命,反對革命最力?!?/p>
(3).兵書,兵法。 唐 李嶠 《安輯嶺表事平罷歸》詩:“絳宮韜將略, 黃石 寢兵符?!?/p>
匕首
匕首 (bǐshǒu) 短劍或狹長的duan{1-1}刀 dagger 挾匕首以備不測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錄·后序》 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(qiáng)秦?!稇?zhàn)國策·燕策》 圖窮而匕首見秦人
秦 代統(tǒng)一全國,開展對外交通,北方和西方的鄰國往往稱 中國 人為“秦人”。直至 漢 晉 ,仍沿用此稱?!妒酚洝ご笸鹆袀鳌罚骸奥?宛 城中新得 秦 人,知穿井,而其內(nèi)食尚多。”《漢書·匈奴傳上》:“穿井筑城,治樓以藏穀,與 秦 人守之?!?顏師古 注:“ 秦 時有人亡入 匈奴 者,今其子孫尚號 秦 人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二·漢人唐人秦人》:“ 馬永卿 引《西域傳》言:‘ 秦 人,我匄若馬?!]:‘謂中國人為 秦 人?!?/p>
鄭鏦名句,邯鄲俠少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