讜論追前輩,清時識諍臣
出自宋代韓元吉《周元特詹事挽詞二首》:
道學尊閭里,衣冠見偉人。
雞群真野鶴,麕角目祥麟。
讜論追前輩,清時識諍臣。
他年激貧懦,風動霅溪濱。
注釋參考
讜論
正直之言,直言。 宋 歐陽修 《為君難論》:“忠言讜論,皆沮屈而去。” 明 張居正 《答銓部李石塘書》:“惟公往在西臺,屢聞讜論。比奉翰札,率多溢美之詞。” 續(xù)范亭 《延安五老》詩:“讜論一發(fā)四座驚,各黨各派齊擁護?!?/p>
前輩
前輩 (qiánbèi) 年歲大的人 senior 前輩之風俗?!巍?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 我的前輩 較老的一代 the elder generation 革命前輩 生活在先前時代的人 elder 一個團體或組織的著名的資格較老的成員 elder statesman 具有共同遺產(chǎn)的早期的人,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緣關系 forefather 在職務或進程上走在別人前面的人 precursor 開普勒是 牛頓的前輩清時
清平之時;太平盛世。《文選·李陵<答蘇武書>》:“勤宣令德,策名清時?!?張銑 注:“清時,謂清平之時?!?三國 魏 曹操 《清時令》:“今清時,但當盡忠于國,效力王事。” 唐 岑參 《虢中酬陜西甄判官贈》詩:“微才棄散地,拙宦慙清時?!?清 曹寅 《一日休沐歌》:“清時低賃 伯通 廡,殘年高枕 瞿曇 書。”
諍臣
諫諍之臣。引申指能指正先輩缺失的后輩。《bai{1*1}虎通·諫諍》引《孝經(jīng)》:“天子有諍臣七人,雖無道,不失其天下?!?唐 白居易 《采詩官》詩:“諍臣杜口為冗員,諫鼓高懸作虛器?!?王力 《中國語言學史》第三章:“ 段氏 就是這樣極其精審地進行研究工作的。他是 許氏 的功臣,又是 許氏 的諍臣。”
韓元吉名句,周元特詹事挽詞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